教宗强调,「倘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克胜自私自利的心态,让我们弟兄姊妹的生活更幸福快乐,带给他们希望,擦乾他们的眼泪,分给他们一点喜乐,那麽圣母无玷瞻礼就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节日。」
与基督共融绝不是要我们处於消极状态,远离日常生活;反之,我们应该与今日人类建立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在他们中间做基督慈悲与关切的具体标记。耶稣愿意走近每个人,把天主的爱带给众人。
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手机带在身边,在教堂外面随时应用无可厚非;但当我们带着手机踏入教堂,就可以算是自愿陷入一种潜在的诱惑;这种诱惑,只要我们加以抵制,我们不但没有错误,反而立了功。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从内心更新圣洗圣事给予我们的恩宠,以天主圣言及祂的圣神为解渴的泉源;如此一来,我们也就能重新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做修和的匠人、和平的工具的喜乐。
腐败犹如一个肿瘤,吞噬着人民的日常生活。第二个方面涉及圣母。教宗表示,圣母是非常细心周到的母亲。她陪伴她子女的生活。她前去人们不曾预期的地方。在阿帕雷西达的事迹中,我们在河流的淤泥中与她相遇。
此外,学校也要教导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学问,比如查询路线和火车时刻表等等。总之,做公民就需要懂得这些事。米拉尼神父在看待人时,首先把他作为公民看待,然後才看他是怎样的基督徒。
教宗方济各8月21日透过圣座国务卿帕罗林署名的信函,向全体与会人士表达问候,勉励他们省思那些常常被日常生活忽略的本质。
教宗的第四个问题基於一个观察:太空旅行改变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例如上与下的概念。教宗问道:在太空站的生活中,你们遇到哪些令人惊讶的事呢?
教宗继续说,中小型出版社更容易提供不随大流和抢热点的消息,因为它们紮根当地,与社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关注具体的事。意大利天主教周刊联合会的教区周刊也应如此。它们可以被证明是有效的福传工具。
一如所有礼仪标记,若要它们能强而有力地传递其象征意义,材料必须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环境,这样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事件及天主的生命力存在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