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耶稣光荣的伤口,我们认出抹不掉的天主无限仁慈的标记,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他治疗破碎的心灵的伤口,维护弱小者,宣告俘虏的自由,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以喜乐的油代替丧服,以颂赞代替沮丧的心神(参见依61,1.2.3
对病童日日不倦的奉献,正足以证明对人类生命的爱,尤其是对那些弱小者及事事必须依赖他人者的爱。的确,我们必须热切肯定每一个人类生命的绝对及至高无上的尊严。
愿大家更能充分地了解到:「教会今日活出她使命的基本层面,以爱心和慷慨的心接受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弱小者和病人。」
孩童也能激励我们再次发现信友所必须培养的单纯和信赖之心,并仿效分担了弱小者和穷人命运的天主子。亚西西的圣加辣常说,基督“躺在马槽中,在世上过贫穷的生活,赤身裸体地死在十字架上。”
从神学和教会学的角度,文致和主教等为为基督信仰、社会正义,为弱小者妇孺牺牲性命,这些“饥渴慕义者”(玛5:6)是用鲜血洗净了自己,已经加入了天上圣者的行列。
第二条路则「强调自给自足、国族主义、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排斥贫困弱小者」。后面这条路当然会对整个团体不利。为此,教宗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向政治领袖发出呼吁,以确保人人都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最有吸引力的福音见证,就是关心人,尤其对贫困者、弱小者和受苦者的爱德。”
从耶稣光荣的伤口,我们认出抹不掉的天主无限仁慈的标记,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他治疗破碎的心灵的伤口,维护弱小者,宣告俘虏的自由,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以喜乐的油代替丧服,以颂赞代替沮丧的心神(参见依61,1.2.3
肖泽江主教介绍,“贵州教区神长教友每年都会与全国各地教会一起为赈灾奉献爱心,体现了我们教会大家庭为弱小者服务的大公精神,同时,赈灾捐献活动也是教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特别透过一个个扶弱济贫的感人的事例,为教会今后如何参与构建充满基督之爱的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大家对于树立教会良好形象,参与构建和谐山东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