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谈到达味和巴特舍巴的故事时指出,魔鬼会诱惑我们陷入与诸罪截然不同的腐败,以致我们觉得不再需要天主的宽恕。犯罪有多种形式,无论犯哪种罪我们都可以诚恳地请求天主的宽恕,并肯定天主将宽恕我们。
我们应效法基督,以生活见证表明希望的理由,善待近人,甚至宽恕伤害我们的人。圣伯多禄宗徒要求信友们要时常准备以温和、敬畏之心答覆人们询问他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参閲:伯前三8-17)。
然而,若我们在黑暗之中跌倒,我们仍可以仰赖天主的宽恕与柔和,天主必定把我们带回到光明的生活。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取自《若望一书》。
又如:谦者常胜,娇者必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等等。谦虚的人生哲理似乎是耳熟能详的真理,人人皆知。但是,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
参礼者还瞻仰了两位致力於关怀弱小者的圣人的圣髑,他们是圣伯多禄‧克拉韦(PedroClaver)和圣玛利亚·贝尔娜达·布特肋(MariaBernardaBütler
问题51:天主永远都宽恕吗?“罪恶在哪里越多,恩宠在那里也就越丰富”(罗5:20)。
教宗指出,为了成为福传者,必须效法亚巴郎的作为,「信赖天主,走出去与天主安排在我们旅途中的人们相遇」。「亚巴郎的信德结实累累,超乎人的一切期盼,并透过亚巴郎谦卑的女儿、童贞玛利亚,在耶稣内得到满全」。
信德网讯6月15日,天主圣三节,温州总堂区于当日晚上在总堂举行的庆典弥撒中,为80多位慕道者举行隆重的收录礼,礼仪由麻显士副主教和王科建神父主持,500多位教友及慕道者的家属亲友参加。
主耶稣的显现深深地震撼着保禄:原来天主如此大方,正如圣咏所说的:因为上主仁慈又正直,常领迷途者归回正路,引导谦卑者遵守正义,教导善良者走入正途。(咏25:8-9)主不但原谅了他的无知,且重用了他。
一如我们需要食粮那样,我们也需要得到宽恕。每天如此。因为基督徒在祈祷时首先请求天主宽免他的罪债,即他的罪过。即使我们是完美的人,圣洁冰清,绝不会偏离圣善的生活,我们仍永远是亏欠天父一切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