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谈到他访问阿帕雷西达圣母朝圣地附近的“希望农场”的青年团体。这些青年在这里接受戒毒戒酒精的训练。教宗说:“从我所看到的一切,我得到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在农场有个加辣女隐修院。
她具有农村青年的朴实憨厚、任劳任怨的性格,且稳重大方有修养。苏敏在看望留守儿童前准备礼物苏敏很乐意为教会奉献。她圣歌唱得特别好,遂进了唱经班,在弥撒中担任领唱。
在网络上,我曾接触过一位来自某大城市的青年新教友,她对于祈祷这一块几乎是空白的,我问她当初在慕道班里学的是啥,她说:老师给我们讲要理,讲神学,讲礼仪……就是没有带我们进入深度的祈祷生活中去
现在,很多青年男女教友都外出打工,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他们的诱惑很大。于是就有一些青年教友在外地又找到了新对象,便看不起老家里的对象了。再加上受社会上未婚同居现象的影响,一些青年教友也搞同居。
世界各地的许多青年,正努力使人听见他们的声音,要人们作出勇敢的决定。这些青年因太多承诺没有实现──已经置身投入,但后来却因自身利益或执行不易而予以忽略──感到失望。
(若10:11,14) 如果我们仔细认真地读一下第10章11-13节,我们会知道耶稣是位牧者的楷模,他愿意为保护羊群而献身的牧者。而接着与第12-13节有关那些雇工的牧羊人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
圣经的每一本书都分若干章,每一章又分成若干节。例如,当你看到圣经的参照数目写有若3:16时,它是告诉你要参阅若望福音第3章第16节。
1981年6月24日那天正是若翰洗者节,天儿非常热,圣母在前南斯拉夫的一个非常贫穷的,名叫默主歌耶的山村里,显现给几个孩子,目的是为了使世界与天主和好,为使世界悔改。这将是圣母最后一次向世界呼吁悔改。
逾越节原为以色列民族纪念天主使他们摆脱埃及奴役的节日;耶稣在过逾越节时建立了圣体圣事,而后被钉十字架、复活……于是,逾越节就演变成基督从死亡到复活的逾越。
前言1.主基督在准备与祂的门徒举行逾越节晚餐,并要在席间建立祂体血的祭献之前,祂命令门徒准备一间布置好的大厅(路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