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外在的需求却又很容易以自我的经验和观念判别事情的真伪,以至于在生活的激烈竞争中让人的精神变的扭曲和异化。以至于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样严肃的人生问题。
来这里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和病人最熟悉、服务经验最丰富的是露徳之家的吕宏伟医生,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病人们的情况,然后将志愿者们分成两个小组,分组进行探访、服务。
教宗认为,喜悦建立在慈悲待人的经验上,而慈悲待人是体验天主慈悲後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仔细分辨,选择圆满、有意义,与悲伤和认命相反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慢慢地就会成为习惯,其後果将使我们心灵麻木。
近日,美国一位基督教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补充总结出了5个福传建议,都是关于基督徒在给教外人传福音时容易犯的错误。一、我们太急于评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与他们谈论罪。
我鼓励你们去那里培养他们的人性,让他们在智力、价值观和习惯上得以成长,好使他们能继续前行;我也鼓励你们带去他们从未感受过的人生经验。
面对这一问题,我只能如实地用我的经验给予答复,也算是对天主的大爱报恩的一种方式吧。我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心得,凡事都由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默默地耕耘,完成最后的收获。
本台於6月18日采访了科马斯特里枢机,请他谈谈他与德肋撒修女近距离接触的特殊经验,他说:答:我认为,与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相会是一份天赐的鸿恩。
申修士对天亚社说,在香港举办活动,一方面这里有很多青年曾有在泰泽的法国总部服务的经验,而他们每个月又有定期聚会,有约廿五人可以帮忙,如在活动中带领祈祷,这是很大的支持;另外,参加者前来香港也相对容易,不用办理签证
至於贝尔格里奥当选教宗以前的大公合一经验,他表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天主教司铎和福音派牧师曾多次举行聚会,轮流给双方的信友们讲道。在大公合一的进程中,这种相遇对於对话助益良多。
在有经验者的引领下,青年能「展开分辨之路,发现天主对自己生命的计划」。教宗对青年说:「当你们的旅程颠簸,你们在路上跌倒时,慈悲为怀的天主必会伸手扶起你们。」教宗接着提及他在克拉科夫世青节与青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