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赈灾物资发放现场,刘元龙和舒南武两位副主任听说了老人的经历后,不仅代表赈灾小组一行所有成员对老人表示了亲切慰问,还从自己的口袋里各掏出一百元钱塞到了老人的手里。
当然,有很多方面也在呼听告解的神父:听告解神父应该效法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对法利塞人、伪君子和假善人非常严厉,这些人自以为没有必要请求别人的宽恕;可是耶稣对罪人总非常温和体贴!
评:只说不做,地地道道的法利塞人,你的心天主能不了解吗?问:你常参与弥撒圣祭吗?答:不,只在主日天参与。
我只记起我口中塞了个灯泡,怎么说话?现在,我只好向邻居求助了,我写了一张便条后便去找邻家那老妇:“请招呼一辆出租车,还请告诉司机载我到医院。”时间冻结!她盯着我看了我大约1.75分钟后大声狂笑。哼!
未曾想过“欲渡黄河冰塞川”,没曾想过“将登太行雪满山”,没曾想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教宗说耶稣甚至还做了个比喻,说明天主赐给罪人恩宠:有个法利塞人和税吏一同进入圣殿祈祷,前者趾高气扬,自以为是个完人;而那个税吏则不敢抬起头来,他只是捶胸,求天主可怜他罪人。
圣经中法利塞人,反对耶稣的司祭长老们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基督徒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看花,当向花山去看花;观月,当向明月去观月非常有道理。
当天弥撒的福音记载,耶稣以恶园户的比喻向经师和法利塞人解释了这个道理(谷十二1-12)。一个人把自己的葡萄园培植并整理好後,交给承租的佃户管理。
主耶稣在《荣福八端》及《痛斥经师和法利塞人》中将好坏是非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就是追随他的信徒应有的价值观和分辨依据。
第二个圣经图像是法利塞人向上主祈祷说时的:「天主,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路十八11)这是我们时常面对的一种诱惑,即「分离主义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