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福传三方式柯神父指香港是中国的门户,上世纪五十年代,不少传教士转到香港,他们深入社区服务贫苦大众,其中两位已故神父,明鑑理神父便到贫民区服务;而梁作禄神父早年亦扶助信徒团体成长,包括服务圣母军、工青会和普世博爱运动等
教宗说:「今天我们对侮辱习以为常:政治人物互相羞辱,邻居彼此辱骂,连在家里也会谩骂。我不敢说目前存在著侮辱文化,但它是个唾手可得的武器,包括说人坏话、造谣诽谤。
这确是一个大好消息;尤其为所有以嘉禄小兄弟的精神而成立的男女修会或在俗献身团体,莫不喜出望外,引颈以待。真福嘉禄小兄弟,原名嘉禄·富高(CharlesdeFoucauld)。
学生们赞扬圣依纳爵通过其会士秉承印度传统,在灵修和俗世事务上贡献良多。今年约有两千名学生,当中大部分是印度教徒,主动参与这位十六世纪圣人的瞻礼。
华神父(J.Wetovick)修道前曾任牙医多年,2007年1月丧妻,同年8月于结婚周年纪念当天入修院,成为修院内最年长的修生。
首先感谢马主教,方主教,杨主教,张神父安排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终身执事的问题。在香港我们有24年小小的经验,4年前我们召集全世界的华人在香港举行第一届终身执事研讨会。当时有
当中有一位主教、一位神父和一位执事,均是最年轻的神职人员、修会人士,然后是今年每项庆祝活动的几名代表;也有刚领坚振、修生、修女初学生、一个家庭、传道员、一位失明人士,也有青年、善会团体、教友运动,最后是两位艺术家
从追思已亡节的第一台礼仪读经信息及教宗的反省,耶稣的两句话日后是否会让我们很多人因今天的疏忽、慢待、迟钝而震惊,甚至后悔不已?最后审判切记义人的惊异:“主啊!
修会轮流派遣修女们在此服务,三四年更换一次,现在服务的有5位修女,有一位已经服务了6年。修女们居住的院子里种植着果蔬。
为此在14岁时便进入了修道院,历经整整16的修道生涯,在此期间神父转入了“遣使修会”,在经受多年的各种困苦艰辛和诸多考验之后,终在1947年天主圣三节由法国的法奥主教祝圣为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