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责任,就是引导信仰者遵从基督的教导,爱天主,爱世人,守十诫。如果动辄因为教会内部有言行不一的人就离开教会,那就是在信仰上迷失了方向,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终生的遗憾。教会存在缺点是正常的。
人犯罪并非天主的过错,这是人类滥用自由意志的结果。因着魔鬼的诱惑和人性的软弱,我们常犯各种罪过。
教宗随后说:“你们和在此地区举行首台弥撒事件有关系,你们是这事件的继承者,你们要为圣体年做好准备,你们准备好自己吧!”
这段经文不只是句空话,而是有形可见的行动,让天主受到光荣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友的行为准则。让天主受到光荣,应该成为我们思言的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细细想来,其实我们人和宇宙存在的目的就是彰显天主的光荣。
天主进入人类生命深处,成为我们中的一分子,祂承担了我们的罪过、脆弱、软弱和人性,直至走上哥耳哥达,为把我们从人这无法承担的重担中释放出来。从此,天主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这里,与我们在一起,在我们中间。
主显节扩展我们的视野,向我们表明天主救赎全人类的愿望。天主没有只爱一些有特权的人,而爱了所有人。正如祂是众人的造物主和父亲,同样,祂也是众人的救主。
意大利33岁记者兼作家莱翁奇尼(ThomasLeoncini)的新书《天主是青年》将於3月20日在世界各地问世。本书内容是作者对教宗方济各的访谈,论及年轻世代的课题。
文章认为,方济各获准飞越中国领空,被视为中国与梵蒂冈关系向前迈进的一步,因为之前的教皇保罗二世访问亚洲时就不得不绕过中国领空。
约纳先知试图逃避天主的召叫,不愿为天主的拯救计划服务。教宗方济各称约纳是一位走出去的先知,也是一位逃跑的先知。天主派他去边缘地区,去尼尼微,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向城里的居民宣讲悔改。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宪章》第29节有这样的声明:“执事所领受的覆手不是为作司祭而是为服务”;这即是说,目的不是为举行感恩祭而是为了服务(《培育终身执事基本守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