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零一六年三月教宗方济各发表《爱的喜乐》宗座劝谕以来,尤其第八章「陪伴脆弱处境者」的问题,一直受到大批天主教评论家的口诛笔伐。
犹记春节前夕,广州弃婴岛启动的消息,犹如冬季的一缕暖阳,温暖人心——当然,也带来始料未及的反响和后果。
唯有藉着爱:这是使我们获得自由的基督的爱,而且这爱将我们从最险恶的奴役,我们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可见,自由随着爱而增长。
当我们在相对主义影响下只寻求无所谓方法,只要达到目的时,主耶稣却用他的生命行动在启示我们爱的真谛,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爱。爱没有选择,因为爱就是选择。
它不仅仅是口头宣讲教义,更是一种生活的见证,一份爱的分享。基督徒的生命本身,就应该是一封活生生的书信,让未认识天主的人,从我们身上看到基督的临在。
东部非洲的绿洲上生活着一种美丽的晰蜴,它们有着色彩绚丽的表皮,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三三两两出现在岩石上晒太阳,它们的色彩真的可以醉倒每一个人。
后者在不断演变,而今天的速度则更加令人惊异。教会并没有提供技术上的解决办法——正如《在真理中的爱德》所指出的,教会有责任用真理之光和耶稣基督之爱的热情照耀人类历史”。
德肋撒,这位瘦小的修女有一句名言:“爱,直到受伤。”
教宗对监狱内的70位服刑人和工作人员指出,一如耶稣教导我们的,教宗最先蒙召去做仆人,播撒爱的种子。耶稣爱了世上属於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十三1)。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所具有的超性之爱是和信德之根的深度成正比的:人的信德越坚定,越真挚,其超性之爱也越纯粹、越炽烈、越旺盛;所表现的爱德行为也越慷慨、越豪爽、越异乎寻常而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