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基督门徒的福传态度也是如此:他们温和而坚定地宣讲福音,既不呼喊,也不斥责他人;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强迫他人」。教宗强调,「真正的福传绝非劝人改变信仰,而是吸引人归向基督。
当天主日的福音中(谷十46-52),有人听到耶里哥瞎眼乞丐的喊叫时,不许他说话,斥责他叫他不要呼叫。相反地,对耶稣而言,那些寻求帮助的人的呼声不是一种打扰,而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为此,耶稣斥责他们,并劝诫他们做众人的仆役,去坐末席。教宗说,“教会中谁最重要?是教宗、主教、蒙席、枢机、最漂亮的堂区的本堂,还是平信徒团体的主席呢?这些都不是!
对此,博瓦蒂神父表明,若是抵抗「神学与制度的革新」,斥责「教会生活、礼仪、要理传授方式和牧灵工作的变革」,光是「诉诸于传统」,那么肯定会「有所匮乏」。
教宗指出,「耶稣正是为了这种僵硬态度,斥责法利塞人和经师」。态度的僵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
为此,比约十一世教宗饱受斥责。但必须从比约十一世教宗的角度来考虑这一点,他认为这是次要问题:他在意的是重大问题,其余的就摆在次要位置。 问:比约十一世教宗对传播界的热切关注不容忽视。
为此,耶稣斥责他们封闭自己,没有能力认清时代的征兆,不向天主的惊喜开放。我们因此必须反思:我依恋自己的事物、我的思想吗?我封闭自己吗?我向令人惊喜的天主开放吗?我是一个停滞不前的人呢,还是行走的人?
教宗指出,福音事迹中的经师和法利塞人斥责耶稣,因为祂的门徒在进食前没有行洗洁礼。福音中,耶稣遇到了害怕踏上旅途的人,他们让自己相似于一幅天主的讽刺画。那是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天主斥责祂子民说‘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宗质问道:你是谁,竟敢封闭自己的心,将那因圣神的触动而想要改善自己、回归天主子民的男人或女人拒之门外?
务要宣讲真道,不论顺境逆境,总要坚持不变;以百般的忍耐和各样的教训去反驳,去斥责,去劝勉。(弟后4:2)务要谦虚慬慎,忍受艰苦,作传扬福音者的工作,完成你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