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奉献了房子,还请工匠装潢一新,配上了祭台、跪垫、座椅,请来了十字架苦像和圣母、圣若瑟像,祭台上有灯柱和鲜花,成了中规中矩的小圣堂。有了陈保禄的奉献,镇上的教友们终于有了固定的祈祷所。
教宗也勉励居民成为友爱和团结的工匠,根据自己的能力,互相照顾、彼此关怀、相互尊重,如此就能在这座城市具体活出最美好的价值观。
教宗提到《众位弟兄》通谕,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和平的工匠,团结而不分裂、消除仇恨而不心存怨恨,敞开对话的道路”。
「通过你们的日常服务,你们成为相遇的工匠,把耶稣和善的温暖带给那些进入圣伯多禄大殿、需要指引、需要一个微笑来感到宾至如归的人。」
如此一来,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的工匠们继续受到那次大会的挑战,它在时间上看似遥远、但为了解今天仍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宗方济各在世界祖父母和长者日文告中,邀请年长者成为“温柔革命的工匠”,提醒众人探访年长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项慈悲善工”。
你们是天主慈悲与怜悯的工匠:藉着陪伴无家可归的人,你们使爱的福音有具体的面容。
从工匠到面包师傅:日常生活中的圣德圣诞马槽常会放一些看似与福音记载毫不相干的小塑像。教宗阐明,这些塑像传达出,「在耶稣开启的这个新世界里,有关人的一切和每个受造物都享有一席之地。
教宗透过他的信函成了建筑对话桥梁的工匠。因此,确信天主透过具体的人物让这历史性会晤、彼此接近和对话得以实现,这正是新书的主导思想。
他吁请众人在日常生活和家庭中成为共融和友爱的工匠,实践耐心、对话和宽恕。他表示感到受害者的痛苦,尤其是儿童受苦,他们从家庭和学校被掠去当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