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Ricci)神父于十六世纪抵达澳门学习中文,然后展开在华传教的使命,澳门社会为纪念这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日前举行一连串庆祝活动。
为纪念利玛窦(MatteoRicci)神父逝世400周年,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除了举办4天的国际研讨会,也安排其他活动带动大、中学生一起参与。
6月5日,香港“利玛窦学会HongKongRicciHeritageSociety”正式成立,并借此纪念利玛窦神父逝世400周年。
为跟随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芳踪,意大利玛切拉塔教区朝圣团于今天7月4日出发前往中国朝圣,这次朝圣活动由该教区主教朱廖多里带领。朝圣者将到香港、澳门、上海和北京。
意大利指挥家波尔菲利筹备中文弥撒澳门(亚洲新闻)—庄严肃穆、宏伟壮观是在场观众对四月二十六日晚在澳门圣若瑟修道院举行的纪念利玛窦音乐会的形容。
《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纪念文集》新书发表会,于10月28日下午在梵蒂冈电台举行,发表会由圣座新闻室主任、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主持。
壹、论文大纲摘要一、利玛窦在华传教历程1、利玛窦来华的背景2、利玛窦的生平简介3、利玛窦来华思想的转捩——合儒、补儒、超儒4、小结二、利玛窦在传教策略的启示1、和谐政教关系的缔造者
利玛窦神父的故乡马尔凯大区也是疫情重灾区,死亡率出奇的高,超过11%,而被治愈的人更是少得可怜,仅占千分之4,直到现在只有16人治愈,可见当地疫情的严重性,比隆巴迪大区的死亡率还要高出很多。
2月6日,观众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
利玛窦神父首先是一位传教士,而并非中立的文化协调员。今日中国与西方之间展开灵修内容与宗教自由方面的对话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