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你们不是由一群人所组成的总和,而是在社团中活出和传递陪伴的意愿,救助那些处于危难艰困中的人。今天,急需以喜悦和承诺活出社团的幅度:即团结关怀,彼此相遇,分享成功或失败经验,以及汇集资源。
教宗邀请尼奥基神父基金会的成员们,“面对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和残疾,应永远孜孜不倦地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教宗指出,对于那些受罕见病痛苦的人及其家人来说,“分享”是“必要的”,他们需要求助于一个社团,该社团把那些有同一疾病的人聚集在一起,因为它知道症状、疗法和治疗中心。
家庭间建立联系,克服孤独最后,教宗方济各指出圣母团的成员可以为那些经常遭受孤独的家庭所做的贡献,强调了“在家一起祈祷”的重要性,并将他们的使命托付于圣母玛利亚的庇护:“藉着你们的神恩,你们可以悉心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圣经》对我们的文化──语言、文学、视觉艺术和音乐──贡献巨大。这无关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圣经》丰富我们的生命,而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经验它。」
这是福音中愚蠢富人的疾病,他以为自己能永世长存(参:路十二13-21);这也是那些将自己当作主人的人的疾病,他们觉得自己高于众人,而不是服事众人。
一次我们谈话时,她问我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向没有信仰的同学传递我们的信仰。根据我的经验,我告诉她,我们基督徒无论身处何等环境,在福传这一神圣事业上,必须保持的心态便是厄玛奴耳精神。
如果信仰是加给人的十字架,我想人都不信了,可那些信的人不也都过得很好吗?”他接着又说:“我们那里不适合信仰,全村四百多人就几个信的,根本不行。
他说:在我们见证天主的慈悲时,也定会收获天主更多的慈悲,让每天的信仰生活成为天主所悦纳的祭品。尽管慈悲行动有困难和痛苦,但是我们仍旧盼望基督那播下希望的救恩能够不断滋长。
其礼仪引导我们生活在自我更新和迈向自由的信仰过程中;四旬期的悔改能让我们走进主的圣言,改变心灵,活出新我;四旬期的修和促进我们与天主及与人的友好往来,建立新的关系,革新自己;四旬期的分享改变我们的世俗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