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苦难教会”组织与苏丹教会领导人士直接合作,在苏丹援助修士、修女、要理教员,幷资助出版儿童圣经,协助首都喀土穆的学校的经费。
圣经章节:“在那些日子里,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在约但河里受了若翰的洗。”(谷1:9)“洗礼”来自希腊文的动词“浸入水中”,以后成为教会的专有名词,指“圣洗圣事”。
另一位主礼嘉宾朱耀明牧师称,从圣经中学习到家庭的核心价值,便是藉巩固家庭、家人彼此扶持,从而令社会健康地发展。
在生活困难时期,尽其所有资助学生、教友度过饥荒;在文革时,坚守教义,恪守圣经规范,见证信仰。她的义举、品德、贞操受到广大教友一致赞许。
方济会会士巴义慈神父为了深入服务原住民,努力学习中文及泰雅族语,并将圣经翻译成泰雅族语,在桃园县复兴乡服务了46年之久。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朱老师还向大家传授了他最新创作的祈祷曲目,大家也用心学习,并且仔细记录下来留作主日后的圣经分享活动使用。
杜神父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回修院读书的,他见证了修院恢复时候的艰辛,当时没有圣经、没有神学课本、圣像、念珠……师资奇缺,他刻苦读书完成基本的神学课程,1985年11月21日在徐家汇大堂晋铎,同年在徐家汇堂和修院工作
课程旨在“复习并深入‘圣秩圣事’的神学及牧灵话题”;内容着重在于“在基督的启示(圣经与圣传)光照下,阐释教会有关圣秩圣事的信仰与基础。
大博尔山曾是历史中不同战役的地方,就如旧约圣经民长记所记载的。
参加这次茶话会的主要有“教友之家”(外来务工教友组织)、“信仰起跑线”(堂区慕道者组织)和“金山圣经学习二组”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