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之旅,就像基督徒一生的朝圣之旅一样,至今仍受到复活之光的照耀,而复活之光启发了基督门徒的思想、态度和决定。耶稣所宣讲的斋戒、祈祷和施舍(参阅:玛六1~18),是我们悔改的条件和表达方式。
因着缺少对天主的信仰,或者受到偏差的理念影响,许多人甚至以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进入到所谓的“上流社会”。
当我知道此事就去医院看望他,慢慢地从他口中得知,他谈恋爱被知道了,受到批评,觉得没有面子,所以一死了之。
远离犯罪的“带头人”才不至于今生遭到不幸,来世受到永罚。如果士兵都离开了犯罪的撒乌耳,他孤家寡人也不敢继续作恶了。
受到老人的关爱后,她就想着如何报答他们的爱心:“我要帮助他们信教,得到天主的爱”。她就向两位老人传福音。男老人暂时还没有准备接受洗礼。女老人愿意信仰天主。
人的成见总是受到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误导,过去有的人认为我们中国神父素质低,不能做主教,不能做院长,不能承担责任,只能做辅助的工作!
凡非司祭或非肋未人(即“俗人”)接近圣所或祭坛,都会受到死亡的惩罚(18:4,7)。这表明对上主圣所的敬畏和尊重是绝对的。4.问:司祭有何神圣特权和供养来源?
在中日战争和德国派兵强占胶州湾时,见不到他们抵抗列强武装侵略的影子;在八国联军之役之前,他们也从未将打击的矛头直接指向列强,例如把列强的势力从割让的领土上、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中驱逐出去。
有多少人与我们同行,在熙熙攘攘的路上,承受帝国鞭子的打击。但是渐渐地,我们走上了独特的途径。因为理解的道路宽阔而无望,当理解是恨时。我们可曾错误地点头、苦笑,背着包袱走开?来自同胞的爱怎么能拒绝?
还有,伊斯兰教这个一神教产生的时候,也受到麦加贵族的多神教压制,他们逼迫穆罕默德到了麦地那。我们有些学者讲多神教宽容一神教的时候,把这些历史事实都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