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一生救助过无数乞丐。现在我才知道,能做到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还必须有超凡的勇气。
在小女孩的事迹感召下,费城相继捐资建立了坦普尔大教堂、坦普尔大学、撒马利亚医院。扩建后的星期日学校每次可容纳上千名儿童。
她天天坚持和我一起念早晚课,每天晚上为她撒圣水,每次神父来为她办神工、送圣体,她都特别高兴。临走前三天,她不停地看着圣家和圣母像。晚上也不让拉灯,白天也一直看,不让别人挡住她的视线。
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一直被这个静的哀调困扰着,是否我已堕入无信的幽谷,还是陷入撒殚的诱惑……,像步入落寞的黄昏,想留住熙和的阳光,但死一般的静夜袭上心头,谁能驱散我心中的黑暗?
古代的圣经学家如:阿黎雅、阿拉比德、杰式尼等都主张《依撒意亚先知书》四九章十二节所说“息宁”是指中国,因为“息宁”原文是SINIM,尾声IM是希伯来文的双数,主要部分是SIN,那是“秦”的转音,印度和波斯称中国为
(罗撒)
弥撒中神父为老人们行了终傅圣事,平安礼神父走下祭台,与每一位老人握手互相祝福,在祝福当中老人无不落泪,老人激动的说:我第一次参加特意为了我们老人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活动,第一次参加专门为我们老年人做没撒,第一次参与这么多人同时行终傅圣事
依撒意亚先知书上预言说,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见天主的救援。救援是给予每个人、每个民族的,无一例外,也没有人可以说:‘我是完美的,我已得救’。不是的。
教宗继续说,你们是医疗体系中的最後一英里,在这地理上的边缘地区,你们好似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通过那扇连接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门,即你们的圣门,前去会晤困境中的拉匝禄。
司铎不是一个精神会计师,而是一个良善的撒玛黎雅人,去寻找有需要的人。司铎是羊群的牧人,而非监察员。他履行使命不只是尽50%或60%的气力,却全然奉献自己。他若寻找就会找到,他找到是因为他冒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