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耶稣、若瑟、若翰三圣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的画像位于中心,圣母与若瑟的婚配圣事、耶稣圣诞、献耶稣于主堂、圣家逃往埃及四幅将中心画面紧紧拥围,每幅画面的底部中间有一对天使般儿童左右两臂相拥后身,以示团结
她嫉妒玩伴头上的蝴蝶结比自己的漂亮;20多岁的时候,她嫉妒别人的丈夫比自己的丈夫玉树临风,家资丰厚;40多岁的时候,她嫉妒别人家的孩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如今70多岁的人了,拄着拐杖,蹒跚往返在教堂与家的路上
刘老师和李老师的家就在操场侧面,几栋楼房挡住了操场的喧闹,楼前一棵高大的香樟树诉说着岁月的洗礼。秋日的午后,阳光暖暖的,只有香樟树上的几声蝉鸣似乎提醒着人们季节的更替。
圣家之长为了照顾圣母和耶稣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顺从主旨,善尽本分。虽然在圣经里圣若瑟的言语不算很多,但是他却用实际的行动来回应,完成天主的事。
我的同道,我愿偕同你向我主、天主发出赞颂说:基督伴我走天涯/为荣主名处处家/风雨阴晴皆恩遇/祈祷声中望落霞/今生有幸与你行/奉献路上同相踏/每日祈祷主里念/真盼你我奔天家愿我的见证能激励我的同道,对你更能真心一世
桑铎走家串巷,动员教友,集资建堂。也是这个时候桑铎称他凡事依赖圣母,依靠天主,摒弃司铎待遇,与教友一起搬砖和水泥,同吃同住,只为完成天主圣殿的建设。十余年时间,与教友们完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圣堂建设。
2006年的最后一天,是我们天主教的圣家节。就在这天,台湾的宪兵军官邹智鸣弟兄“改行”成了天主教的神父,并在台湾的新竹市主教座堂领受了司铎圣职。
电话那边传来了“喂”,我赶快说“嫂子,这里有个女孩,她非常想念家,你和她说几句话。”
2003年春节大传教,我第一次做了走出去的传教员,就被派遣到了五湖村,当时我就住进了房会长的家,初次与他们见面就如同在自己家一样,一点都没有拘束感,并且在他们夫妇二人的鼓舞下,使没有任何福传经验的我,向新教友还有他们邀请的教外朋友宣讲了教会的道理
由于家离教堂很近,小时候父母常带着我们进堂。听父母说,我们都是出生三天就被抱到教堂领的洗。据老会长讲:当时镇上有近五百户人家信奉天主教,教友近三千人。文革中,教堂被改做五金厂,至今已残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