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人类世界的信任与爱不断在蒸发……不要以为神父一个人过一生就是孤独的,实际上没有谁比一个好神父更幸福的了!
我们为自己古老文化传统的富饶而自豪,受到激励分享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他是人类一切渴望的圆满。”
他的家人类斯.阿曼表示,敦杜以前曾经受过这些伤口带来的痛苦。他说:「伤口最初在他二零一零年进入修会时开始出现。」
教宗阐明,「耶稣确实为拯救所有时代的人类,作了无比的爱的举动。祂在坟墓里三天后,天父使祂复活了;宗徒们和许多其他见证人亲眼目睹祂活著,为此作担保。
圣方济各的生活和愿景今日也具有现实意义,不仅为赤贫者的,也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未来与福祉注入希望。诚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的,保护地球与社会正义紧密相连,必须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尊重其成员,尤其是最脆弱者不可剥夺且不可侵犯的尊严」。除了医护人员的努力以外,「病患的亲友也蒙召在必要时刻提供支援」。「许多人体验到,即使疲惫不堪,这支援也能增进人情味。
贝尔格里奥教宗进而提出,「今日人文精神的愿景不能不涵盖生态教育,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盟友关系」(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210号)。
无论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利于教会的行动,「任何事和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我们去爱」,那是「对基督、对教会的热爱,对人类、对百姓,特别是对穷人的慷慨关爱」。
他们可以教人类很多东西”。亚马逊原住民是流动的图书馆。原住民年长者从不穿鞋,“事实上,他们不穿鞋不是因为很贫穷,而是因为鞋切断了人与大地之间的联系”。
教宗表明,在亚马逊地区促进生命“将是‘教宗方济各医院船’的使命”,对该地区的原住民而言,一种健康的生活意味著“与自己、与大自然、与人类,以及与至高者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