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礼仪中,主耶稣藉着他的圣心告诉我们,他对我们的爱永不改变,他接纳罪人的心永不改变。
概括性地明白「人人都是罪人」的道理还不够,因为这样会「使耶稣深入本质的预言力量」变得模糊不清。「今天,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我渴望赦免你的罪。』」
与上主的友谊,看到祂照顾病人、和罪人一起吃饭、给饥饿的人吃饱、亲近被排斥的人、抚摸不纯洁的人、化身有需要的人、邀请人们善度真福八端、以全新的和充满权威的方式教导,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足以引起惊异以及难以抑制的广泛性的和无偿的喜乐
荣休教宗在所有这些篇章中指出,“不错,存在一个罪人、被恶表所玷污的教会,但也存在另一段历史,就是教会的伟大圣人和强大修和力量的历史”。
同时,那些认为自己是罪人的人也都到洗者若翰那里去,承认自己的罪过,并受他的洗。若翰对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发出爱的呼喊,类似一位父亲看到儿子毁坏自己,说:“不要丢弃你的生命。”
他在弥撒讲道中勉励大家:“今天是感恩的日子,是祈祷世界和平的日子,圣母是和平之后、罪人之托,我们不能忘记圣母的恩典,要倚靠圣母妈妈的代祷,为世界和平祈祷。”
闭目间,仿佛来到耶稣当年四十天受魔诱的旷野,他为罪人痛哭祈祷的橄榄山……那里困难重重,悲凉不已。然而,天主借此提醒我们时时祈祷、醒悟,在生活中坚定信仰,勇敢斗争、接受挑战。
我要宣扬您的玫瑰经热心神工,我要向众人谈论您为我求得的恩典,我要时时宣扬您怎样善待了我,好使其他像我一样卑微的罪人,也能怀着信心向您求助。阿们。
“这是个罪人,他是那种人……”这些都是形容词:耶稣走向人,走向人心。“这是个人,这是个男人,这是个女人。"耶稣走向那对象,是名词,而不是形容词,祂把形容词放在一边。
每个罪人在他那里告解时,如有存留的罪,他会告诉你反省,并能提示你时间、地点。比约神父的父亲临终时说话困难,由他替父告罪,每告一条罪,父亲回答求主宽赦,最后在比约神父的祝福中平安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