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们引述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的重点,指出基督徒有义务「关心生态和气候变化,视之为管理上的道德观和爱德原则的直接後果」。
在《愿祢受赞颂》通谕的启发下,这个组织与教会合作,为能更好地保护共同家园作出努力。
一位青年分享说:从慕道到领洗,我感觉天主一直在引领我,天主的大爱始终没有离开我,领洗之后,我很愿意回报天主,服务教会,因此,我参加了西堂的青年礼仪服务组,这是我回报天主的一种方式,也是为西堂这个家献上的一份力
这些又脏又臭又累的活儿不是常人能做得到的,而且这样行为又没有获得任何回报,还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财物。有些人看后甚至说:一次给我一万元也不干。
中文祷词是:天主,复活主的天父和万物的终向,愿普世万民都归向祢、渴望祢,走出自私自利和贪婪财物的牢笼,放下权力的骄傲。
‘如果祢是天主子,就下来,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就相信祢’。我们都知道这些话触动心灵:‘你行吗?让我们瞧瞧!不,你不行’。魔鬼不断试探耶稣,直到他死亡。
教宗建议要诚恳地扪心自问:「上主,祢何时对我说了改变我一生的话?祢何时邀请我在人生中向前迈进?」教宗指出:「这些提问是美妙的祈祷,我嘱咐你们要每天如此祈祷。
正如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宗说不可把人与环境分隔开来,若环境被糟蹋,人就遭殃。因此,《愿祢受赞颂》并非一道绿色通谕,而是社会通谕。
唯独祢有永生的话﹐我们已经相信且知道﹐祢是天主的圣者。」对此﹐教宗引用圣奥斯定的评注说:「伯多禄不是回答:『我们已经知道且相信』﹔而是回答:『我们已经相信且知道』。
他在那次机会上强调圣门代表基督,他这样祈祷说:基督,祢就是将我们引入天父奥迹的门。求祢不使任何一个人留在天父慈悲及和平的门外。教宗方济各在宣布慈悲特殊禧年时,指明教会应持慈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