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十一月十四至十九日,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邀请亚洲主教团协会负责青年牧民工作的神长教友来港主持相关培育活动工作坊。
马伦戈枢机接着谈到,这个教会小团体的大部分工作是促进完整的人性,包括教育、医疗、照顾较为脆弱的人;同时也致力于信仰生活,具体体现在望教前和望教者的培育、礼仪生活和持续不断的要理讲授。
他说,教宗借着文告呼吁教友“思考儿童的培育及传媒的培育”。他指出:“儿童经常成为传媒中很多不良成分的受害者。”他特别提到暴力电影、游戏节目、挑逗或淫亵内容,以及网上色情资讯。
「我们得先培育青年认识华文」,以免费补习中文吸引他们,并鼓励他们参与教会事务。她说:「他们现在已能帮助教会,如在弥撒当中担当颂唱华语歌咏和读经等工作。」越南教会是首次参加华语圣经研讨会。
它说:“这种文化将会透过激励、训练和培育的过程产生,让个人、家庭和社群以天主圣言作为生活的中心。”与会者坚持《圣经》可以担当转化角色。
第一段的标题是“完整和分享的培育”,回应同道偕行进程中出现的对培育的强烈要求。首先需要培育的“必须是聆听”,聆听天主圣言、兄弟姐妹彼此聆听、聆听履行使命的环境,以及聆听圣神的声音。
台湾地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秘书潘家骏神父前言中文版《感恩祭典》的诞生日课经的革新:从《新日课经》到《每日礼赞》及《每日诵祷》圣事礼典的革新主教专用礼书的革新「礼仪年」的革新圣乐的革新礼仪空间的革新牧灵培育与礼仪革新结论
修院陶成:将健全的人格培育置于首位北京教区神哲学院院长师惠敏神父是在1994年前往美国学习的。当时,翁德光神父刚担任“中国修院教师和陶成者项目”负责人。
于是李神父召集一部分热心教友,给予他们理论培育,点燃福传心火。之后在一教友的小门市旁边成立了信仰咨询室,李神父带头宣讲,告诉感兴趣的朋友们天地间有一位真神,人生需要信仰等。
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落叶和初冬的浓雾,老主教的音容笑貌一幕幕地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前辈毕生不遗余力地宣讲福音,重视男女圣召培育和文字福传,其生前谆谆善诱的教诲和美好见证让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