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由此列举富含现实意义的新准则说:「怀着信德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伤害,真心予以宽恕的人是有福的;转目注视被丢弃和受排斥者,并关怀他们的人是有福的;在每个人身上认出天主,奋力使他人也有同样发现的人是有福的;
教宗赞赏道:这是一个以行动祈祷的优秀基督徒:他来弥撒祈祷,求上主给他指明出路,不仅是为了他,也为了那50个家庭。这是一个懂得祈祷的人,他用心灵和行动祈祷;这是一个懂得为近人祈祷的人。
圣若望二十三世教宗直觉认为,本届大公会议是「教会新的五旬节」。自从会议闭幕至今,若望教宗的这个直觉已具体化为许多神恩团体、文件、通谕和论文,这方面的神学省思甚至「激发传统神学,使之更加活跃」。
公开接见活动所选读的《依撒意亚先知书》就是在回应上主的这一亲近,喜乐赞美道:那传布喜讯,宣布和平,传报佳音,宣布救恩,给熙雍说‘你的天主为王了!’的脚步,在山上是多麽美丽啊!
教宗说:愿上主赏报他所做的一切,在他的新使命中陪伴他。谢谢倪胜民神父。弥撒选读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创世纪》,谈到加音和亚伯尔的事迹。《圣经》中首次提及弟兄这个词。
当我们发现遥远的新行星时,如果也能发现我周围弟兄姊妹的所需,那该有多好!唯独培养友爱、具体团结的教育才能克胜『丢弃文化』;这不仅关乎粮食和财物,而是首先攸关被技术-经济体系排斥的人。」
婚姻、奉献生活、司铎职务:每个真正的圣召都始於与耶稣的相遇,祂赐予我们一种喜乐和一个新希望。相反地,一个天主国度的使徒倘若不喜乐,就无法向这个世界传福音,他是一个悲伤的人。
教宗继续上周开始的新系列主题感恩圣事,解释了弥撒的意义和价值。教宗首先强调,弥撒是最卓越的祈祷,它是最隆重也是最具体的,因为它是我们藉着天主圣言、耶稣圣体圣血与天主爱的相遇。
教宗告诫道:「心灵若不成长茁壮,就将枯萎缩小。切莫忘记,你若不成长,就会枯萎。」教宗劝勉耶稣会士别怕危机,因为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若不修剪树枝,就不会结出果实;没有奋斗,便没有胜利。
他不是从小领的洗,属于新教友……”他还想说这位老者的经历时被我打断:“既然这位老人在我们面前,何不请他跟咱们聊会儿呢?”于是,我们三人坐在教堂大门口的石阶上。在言谈中,老人道出了他的信仰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