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苦路就是耶稣走向死亡,所谓背起十字架跟随他,即是同他一起钉在十字架上。为什么要找死?因为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是一粒,只有死了才能结出许多子粒来。
在回答记者有关斯特拉斯堡法庭对学校中悬挂十字架的裁判时,拉瓦西枢机说,人类通过象征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西方文明也一样。拉瓦西枢机这样说:在西方的非宗教城市中,基督信徒人数绝对非常多,这是一个文明的记号。
从昨天4月1日起庆祝这位准真福的多项活动已经展开:昨天上午,在宗座圣十字架大学举办研讨会,讨论沃依提瓦教宗这个人物。
由中山至山顶之字形山路蜿蜒曲折,直达峰顶大殿的路旁设有苦路十四处,崎岖的山路象征着世俗之路的曲折和升天之路的艰难,耶稣为赔补我们世人的罪过,背着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甘愿受死交付了自己的生命。
标志上有非洲地图,代表贝宁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绿黄红三个颜色,代表梵蒂冈的金黄色和白色,地图中央的十字架除了是基督苦难的记号外,也象征了整个非洲人民的痛苦。
教宗说:我们求天主使我们能够与祂一起醒悟祈祷,即使背负十字架,也要每日承行天主的旨意,度一种与天主越来越密切结合的生活,好让天主的国在世上呈现。
每走过一处十字架标记,就会增加一份力量,会缩短与真理的距离。逾越人生困难,摆脱罪恶羁绊,笃信和追随基督,因为万民都要藉着他的光行走(默21:24),因此能胜利实现终极目标。
在讲解当日的福音内容时,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耶稣很清楚祂的使命高峰是十字架,这「赐给我们救恩的爱的最高点」。
走近十字架,进入与基督的共融,就是说进入这一转变。进入与天主的这一接触,就是进入真殿宇。
在这条路上,主耶稣曾经一个人背负着救赎的十字架孤独地走过,历代圣人们孤独地走过,那些内心炽热的传教士们也都孤独地走过,还有那位与我一起看过相同夕阳的魏神父也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