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与会者指出,不只在亚马逊有圣召短缺的问题,为什么要为这个地区开特例?有人建议,另行召开一场世界主教会议来讨论相关议题。再者,也有与会者期勉大会为亚马逊省思加入司铎行列的新模式。
教会在泛亚马逊地区必须应对的种种挑战也包括移民问题。
亚巴郎一神宗教(Abrahamicmonotheisticreligions)的30位代表10月28日在梵蒂冈就生命终结问题签署声明表示反对安乐死、协助自杀和赞同姑息治疗。
生活中也许有痛苦和问题,但“这是明天的事”,而今天“你有保证”的许诺,那就是圣神“在等待著我们”并从这一刻起就已“工作”。事实上,望德就如同把船锚仍到对岸并和绳索紧密相连。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与距离和差异有关,我们要谨记这些问题而不是把它们放到一边。这确实需要进行更多的对话。东欧国家针对所承受的创伤和需要提出更大的考量,它们自有其合理的期望:西欧国家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够。
教宗嘉奖今年拉青格奖的两位获奖人在这个视野上作出的重大贡献,称赞泰勒教授深入研究当代西方世界的世俗化现象,以及贝雷神父致力于在非洲极为重要的本地化问题。
这些撒杜塞人向耶稣提出了一个狡猾的问题:“在复活的时候,这个妇人要作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兄弟7人都娶过她为妻。”
教宗接著表示,全世界都寄望有信仰的人能够彼此合作,以便对“战争与饥饿、贫困、环境危机、暴力、腐败和道德堕落、家庭危机、经济,尤其是缺乏希望”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回应。
关于培育,教宗指出,需要在生活中作出一致的见证,这需要“深刻的信仰培育”和“适切的专业准备”,好使人们从基督信仰的视野来应对当代的问题。教宗接著以塔冷通的比喻来阐述为达成目标时取得必要工具的重要性。
意大利农业联合会主席普兰迪尼(EttorePrandini)表示,「一个牲口圈关闭时,随之失去的是由动物、草料场、特产乳酪,特别是由人组成的整个系统,这些人往往世代以来努力对抗人口外流和环境恶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