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并未谈及一个抽象的家庭,却讲述了有苦有乐的具体家庭。他特别要求众人格外关怀受伤的家庭,以及所谓的不正常家庭。
孩子,去日苦多,但来日方长啊!六月盛景,除了远方的梦想,还有眼前的夏花。考好考坏,妈妈都等你回家吃饭!孩子,考分高低,从不决定幸福多寡。是的,你举世无双,谁也不是你人生的判官!
此外,班主任还特别安排了歌唱赞美、圣经电影欣赏、小组圣经分享、读经员礼仪操练、圣经剧表演、朝拜圣体、苦路祈祷、泰泽祈祷、养老院爱心服务、朝圣之旅、茶话会等团队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学习信仰生活。
姑姑的一生勤俭节约,和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样,姑姑很能吃苦耐劳,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平日里,总能看见姑姑忙碌的身影,地里家里都要忙,做饭、洗碗、喂猪、喂鸡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学习班结束后,孩子们的信仰热情大为提高,有的学生经常结伴去圣母山拜苦路,颂念玫瑰经,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家长说,孩子回来后有礼貌了,听话了。
慈幼会神学家达尔柯沃洛(EnricodalCovolo)神父被任命为圣座拉特朗大学校长,恩里柯神父是圣座撒肋爵大学基督教会文学古希腊文教授及圣座神学委员会成员,教宗本笃十六世曾邀请他为今年圣周五于斗兽场举行的拜苦路礼仪撰写默想道理
届时,各教区、堂区、修会团体等将分别围绕中心议题举行祈祷、朝拜圣体、拜苦路等;在各自的圣堂里建起一个纪念殉道者的角落,用十字架、红丝绸、橄榄枝以及殉道者的光荣榜让人们牢记这些教会的杰出儿女。
圣教会把11月份定为炼灵月,是劝勉也是规定,众教友在这一个月里要借得大赦、克苦、行爱德、祈祷来救助众炼灵,特别追思纪念自己的祖先去世的亲友恩人。当你这样做时,表达也生活出了我们教会诸圣相通功的信仰。
“在所有基督徒之间的合一虽然仍不完整,但它是以唯一的洗礼和在迫害中,特别是在上世纪无神政权迫害的黑暗时期,大家一同倾流的鲜血与同受的苦难为基础。”
怜悯则意味著“与人同苦”。一个不能接纳、保护和给予受苦者希望的社会是“失去怜悯和人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