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需要我们的软弱与天主恩宠的力量相遇,需要我们信赖天主的行动,进而在爱德中生活,为了天主的光荣而喜悦、谦逊地竭尽所能,并为近人服务。
也许是圣神的引导天主的安排,在这个节骨眼,我的代母来到我的床头,把我唤醒,给我讲了怎样忍受病苦,效仿耶稣走苦路;要爱近人,苦求圣母可怜和大圣若瑟主保保佑。
人际关系纯粹是通过满足我的需要而建立,近人的面容、经历及情感并不重要。教宗指出,这种心态导致丢弃文化,一切不再有用或无法满足消费者口味的东西都被丢弃。
虽然确实存在一些获得大赦的条件,例如在适当的时间妥当告解,善领圣体,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念一段《天主经》和《信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悔悟,这是在天主和近人面前完美的爱的举动。
耶稣如此亲近人的临在立刻使伯多禄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堪当。「从人性的角度看,伯多禄认为罪人和圣者判若云泥。但事实上,就是因为他的罪人身份,使得上主绝不会离开他,一如医生不会离开病人那样。」
教宗最後说:学习慈悲待人,就是学习主耶稣做他人的近人,不惧怕那些被遗弃的人、被罪恶‘玷污’的人。学习慈悲待人,就是学习与那些跌倒的人握手,而不怕旁人的窃窃私语。
正因如此,「默观圣诞马槽便是默观这悲泣,也是学习聆听周遭发生的事,拥有一颗敏锐开放的心,觉察近人,尤其是儿童的痛苦」。
他实在是一位杰出人物,不仅作为教宗,也作为基督徒,深切地爱天主爱近人。
仔细想来,为人处世,最好还是谦卑低调一点,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优点缺点邻居近人皆一清二楚,过分的彰显自己,无形中会对他人造成挤兑或压抑,再说,各人每天都在忙着各人的事情,有谁会把你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放在心里呢
成圣需要我们的软弱与天主恩宠的力量相遇,需要我们信赖天主的行动,进而在爱德中生活」,竭尽所能为近人服务。同一年的诸圣节,教宗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表示,成圣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所有人的圣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