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部《圣经》当中,没有找到他讲过一句话,但是从福音的记载当中我们看出他是一位好丈夫也是一位好父亲,他用整个生命守护着圣母玛利亚和小耶稣,每天任劳任怨,辛苦劳作,供养家庭。
27岁的艾瑞莎是一个离教区很远的村庄的原居民,孩童时代,她搬到卡图纳亚克去跟随父亲的工作。放学后,她开始在自由贸易区工作。她的两个兄弟与天主教女性结婚。
主教们特别谈到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因为父亲是传递信仰和塑造子女性格的梁柱。
春节回娘家,知道父亲进了基督教。她心里有底,就说:“我看过书,天主教好”。“天主教好你就进天主教呗!我没文化,别人说基督教好我才进的基督教。只要信耶稣就好了!”父亲支持她。她开始慕道了。
她在那个机会中谈到,她曾于2018年两次在梵蒂冈见到教宗方济各,并强调她的父亲与这位教宗之间在思想上的一致。教宗呼吁不要选择暴力途径,因为这是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记得当初,父亲从百十里外的教区带来一张只有四开纸大小的“信德”,让我从中汲取知识和养分。我那时对信奉天主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只是在父亲威严的目光下,我才勉强接过报纸。
儿女们救父心切,带着父亲去上海各大医院就诊,医生回答都一样。当时妹夫身体还好,看到家人奔忙的样子,就想到自己一定是得了重病,一定要儿子如实相告。儿子只好听命告诉了父亲。
一年前我父亲出殡后,母亲严肃地叮嘱儿女们,当她逝世后,一切按照天主教的殡葬礼仪,不准叫阴阳先生,丧事从简,棺木低廉。
箴言(23:24-25)中说:“应使你的父亲因你而喜悦,应使你的生母应你而欢乐”。圣经告诉我们,不但要保证父母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要让父母身心愉快。
分享中,汤汉主教劝勉没有晋铎的前修生于教友年活出平信徒使命,效法圣女小德兰父亲马丁(L.Martin)给予子女圣召培育:马丁曾进入修院,最后没有升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