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已经降生,祂召叫众人接纳人类得救的讯息」。虽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宗教和政治领袖多次发表了和平宣言,但许多人还是面临被毁灭的威胁,被迫踏上移民之路。
教宗强调:天主有实效的慈悲,在为了人类得救而降生成人的耶稣身上成了爱的慈悲。教义部的工作就是在这慈悲中寻找自己的首要根基和适当理由。基督信仰不仅是需要存留在记忆中的知识,也是生活在爱中的真理。
在这慈悲禧年,教宗指出一条走出罪恶漩涡的道路,即悔改、得救和慈悲的道路。此外,有许多民间组织在促进移民的权利,其中许多成员是修士、修女、司铎和平信徒。
教宗在文告中引用《慈悲的面容》禧年诏书,指出「教会照顾那些尚未认识福音的人,因为教会希望所有的人都得救并体验到上主之爱。
应当利用好这种场合进行传教,劝勉外教亲朋信主得救。这一天,应当强调的是要多数算天主的恩典,千万不要吹嘘自己一生过五关,斩六将的虚荣历史。可以分享自己一生中最为感动的事,将光荣归于天主。
经过长途跋涉,贤士们终於看到了耶稣,便向祂献上自己的珍宝,即黄金、乳香和没药,以此感谢耶稣为了世界的得救而奉献自己的生命。教宗於是指出,耶稣的门徒该当在这不求回报的视野上下功夫。
耶稣圣诞就要来临,现在的每一天,我们诚心悔罪,立善表,盼望得救的日子,以上所求是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阿门。
在那时刻,保禄了解到他的得救不在于他按照梅瑟法律行了多少善功,而在于耶稣也为他而死,并复活。这个也因着圣洗圣事而照耀每位基督信徒生命的真理,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因着圣母降生耶稣,人类有了得救希望。我们虽然染有原罪,但借着圣洗已经得到赦免。我们应怀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情怀,时时感恩!可能我们会抱怨元祖的软弱或者“不争气”。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确信自己必会得救」,就不问世事,「对他人漠不关心」。「真正的信德向近人敞开心扉,激励我们与弟兄姊妹,尤其是与困顿的人具体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