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得善终,必善生,这是基督徒的死亡观。圣书以简单的文字,道破深奥的哲理,语重心长、诚恳动人。书中引用了奥斯定说的话:卑贱的人,你找什么?找真福吗?只有一个真福是天主,寻见天主就万福俱备了。
这个主题与教宗为善度复活期发出的呼吁相呼应,在经济危机的此时,尤其要对许多处在困境中弟兄的需求作出回应。本台记者请罗马明爱会的负责人迪托拉神父针对这一主题谈谈他的反省。
我们知道,但凡收门票的,或是展览、旅游景点,或是寺院、道观,而教堂是天主的圣殿,是朝拜恭敬天主的地方,也是引领广大教徒和教外朋友走向信仰的一座灯塔,使人从黑暗中走向光明,走向圣善,走向天主的国,收门票实属不该
这位新真福特别敬礼耶稣圣心和圣母无玷之心,他每天诵念玫瑰经并朝拜圣体。1864年他在家乡入耶稣会,1866年发初愿,并于1876年晋铎。不久后,他被派往西班牙和秘鲁接受培育和服务。
一个法学士试探性地问耶稣,他用“爱的最大诫命”回答:“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和)你应当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37,39节)。爱天主和爱近人,是不能彼此相互分开的。
在修会里,她热心虔诚,善守会规,就在她要矢发终身愿之前,所有的修会团体被迫解散,然而刚满30岁的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初衷,回家后就在本村开设了一个简易的眼科门诊,继续着她独特的献身生活。
正当我们同教友们一起分享耶稣所讲得真福八端时,一个小姑娘站了起来,她还未发言便抽泣声先闻,“俺娘是会长,可是她却两头受气,在堂里教友不听她的,回到家里还要受俺爸的气。
教宗继续说:在教会内我们曾有过也还有着很多不太好的事,许多的罪,但是因着我们以慈悲善举为穷人服务,我们的子民将宽恕司铎的诸多不足,除了那对金钱的贪恋。
世俗如同一个‘黑洞’,吞噬善,熄灭爱,因为它把一切都吞到自己肚子里。因此,他们只重表像,意识不到别人的存在,漠视一切。
教宗指出,耶稣在山中圣训中推崇的真福八端为贫穷的人、温良和哀恸的人、以及内心谦卑的人戴上了幸福的花冠,他们在当时,甚至今天都是些不受重视的人。这就是福音的革命。哪里有福音,那里就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