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这次在日本访问的主题则是保护生命和受造界,格言选自《愿祢受赞颂》通谕结尾祷词的一句话:保护所有生命(protectalllife)。在徽标中,十字架代替了T这个英文字母。
这位圣座代表引用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赞许「过去两个世纪翻天覆地的改变」惠及世人(102号)。然而,「科技的力量往往与金融和经济的至高地位息息相关。
如同《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提到要实现整体生态学的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到“我们共同家园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
在修道院执教几年后,在刚刚出版的通谕《信德与恩宠》的激励下,于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奔赴马达加斯加做传教士。
这两个机构的主席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回顾了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的思想。教宗关心人类大家庭共同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呼吁世人对如何建设地球的未来重新展开对话与交流。
这位圣座代表阐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幅度,通常被看作是发展的唯一因素」,但是「我们谈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事实上,若要促成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教宗提到《众位弟兄》通谕,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和平的工匠,团结而不分裂、消除仇恨而不心存怨恨,敞开对话的道路”。
教宗引用他在《众位弟兄》通谕中的话,重申:「希望是大胆的,使我们放下个人的安逸生活,并舍弃那微不足道和收窄视野的安稳生活和回报,转而追求远大的理想,使生活更美好、更有尊严。」
教宗把这道劝谕和他的第一道通谕《天主是爱》连贯起来说:这就是我为什么把劝谕取名为《爱德的圣事》的理由。它来自圣多玛斯对圣体圣事的美好定义《爱德的圣事》。
我们综观了全球化的问题,而且是以教宗本笃十六世所颁布的《天主是爱》通谕的角度来探讨相关的问题。问:格连顿院长教授,本届院会所发表的言论中,您认为哪些最特殊?答:这很难说,因为发言的实在很多,难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