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伟大的历史进程都是由一个个的个体付出与牺牲而拼成的,民族历史就是个体的组合体。
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孩子看到了,拦住,让我坐下;有的捶背,有的捏肩,有时还会跳上一段他们老师新教的舞蹈,唱一段他们民族的歌谣,好不幸福!
来自不同文化和民族的青年,拥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挠他们彼此相遇,喜乐地共处」,因为青年深知天主使众人成为弟兄姊妹。
教宗当然准备本着朝圣者、有信仰者的精神前往那里,自然也渴望前往旧约和新约的救赎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地点,却也带去促进生活在那里的所有民族修和、宽恕及和平的这一讯息。因此,将是一次信德的朝圣,和平的朝圣。
教宗指出,普世教会“深感向所有民族(参见《在新世界中传福音EvangeliiNuntiandi》53)宣讲福音的责任”;“继续基督为世界的服务。
换句话说,欧洲要成为「众民族的家」,能「团结共处,珍惜差异,首先便是男女之间根本的差异」。简而言之,教宗梦想的欧洲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团体,绝非单枪匹马又互不干涉的现况;后者「难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在那整个民族都蒙受灾难的年代,父母送去的那瓶价微不足道的辣椒酱简直成了舅老爷对母亲一生的感激。这种感激也是爱屋及乌。
看到耶稣身悬十字架时民族的当权者们所说的这些话,不仅仅显示着他们的恶意,他们的困惑也溢于言表:一个声称是天主派遣来拯救他的百姓的人怎么能落到这样的下场?
圣母忘我的奉献令她在由天主母亲的角色成为天主使徒的角色的旅途上,超越了血缘和民族的领域以外。
只有对人的生命、即使是敌人的生命显示绝对的尊重,才能给都生活在圣地的两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一个和平与共存共荣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