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赵可怀逢人便说:“皇帝那的圣母像曾在我处待了好多时日呢。”还以此为荣耀。吃斋念佛的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看到圣母像后,吓得不敢吱声,诚惶诚恐,纳拜不停。为什么天主及天主母像有如此魔力呢?
他那充满对天父和对人类的爱的死亡,是获得复活光荣的途径。基督因着光荣复活,而成为赐予所有信他的人恩宠的泉源,使他们得以参与天主的生命。因此,施放圣灰这个小举动具有丰富的意义。
天主本身就是爱,在天主的许多属性中包括全能的、全智的、公义的、美善的等,但圣若望宗徒却特别给我们指出:“凡有爱的,都是生于天主,也认识天主;那不爱的,也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
又说,那老头(神父)十分顽固,不肯认错……可想而知,这一定给那位可敬的神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上帝自言自语到:“如果连这样都不能使人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那他们就是咎由自取。”于是,他撇下人们不管了。过了许久,人们逐渐明白,他们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过得幸福的。
不必举太多的名字了,即使那位在哲学上完成了“哥白尼式革命”的康德,也仍然敬畏着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即使那位被视为最具颠覆性、宣告了上帝死亡的尼采,也依然偏执地要守护“高贵的精神”。
他珍惜并感恩身边的一切,他生活淡泊、宁静,虽生活在闹市,却能在自身找到一间静默之所;他不为世俗所动,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仿佛过眼云烟,唯一能让他动心的是那永无止息的爱。
(先知)⑨耶稣知道妇女的一切,却依然认真地和她谈话,这对那妇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对她的接纳)⑩妇女对信仰的理解是怎样的?她认为敬拜天主最重要的是什么?这和现代人对宗教信仰的理解有什么相似?
树被带过千巷万弄,而一路上人们嘲弄嬉笑那扛抬第三棵树的人。当他们停下来后,那人便被钉上第三棵树,而后高举在半空,然后死去,在小丘顶上。
三小时后,那新来的女孩跑回来,对德肋撒修女咧着嘴笑——那是德肋撒修女从未见过的开怀笑容——女孩对她说:“德肋撒修女,我在过去的三小时接触了基督的躯体。”德肋撒修女问她:“怎样呢?你做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