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死亡是为了彰显活着的意义,一个不了解生活、不认识生命的人,死与活又有多大的区别?议论生死不是晦气,是为了生命更潇洒地走一回。
这些孤儿们体验了因死亡所带来的悲惨经验,他们生活在绝望之中,家庭被毁,经常遭受流离失所之苦;但痛苦并没有被剥夺了对美好未来所充满的“希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梦想着成为医生,护士或教师。
一位年届75岁的擦皮鞋老翁在教宗将要下榻的圣本笃隐修院前工作了半个世纪,他梦想着也能为教宗擦一擦皮鞋。
如果痛苦是世界生活的基本状态的话,那么逃避痛苦、寻求幸福与快乐便成为了世人的基本生命追求。
孩子们经常用渴望与期待的目光凝视着自己的长辈,并且怀着起伏多变的复杂心理,绞尽脑汁地思索着每位长辈的言行,他们都会将这一切铭记在心,作为将来为人处世的准则。
这种理论把梵二前和梵二后的教会一分为二,仿佛梵二后的教会是全新的,是与之前的教会完全隔截的教会。并且,依据此种理论,梵二精神不限于梵二文献,因为后者是大会期间与保守派妥协的结果。
800年前,亚西西圣方济各与苏丹王在埃及相会。教宗致函他的特使桑德里枢机,叮嘱代他问候埃及全国人民,基督徒和穆斯林。
做基督徒意味着与耶稣保持亲密的关系,让他完全掌控你的生活。与主同行是让人兴奋的旅程,它带给我的喜乐和满足超过了我所取得的任何成就——当然,最激动的是将来与主见面的时候。
我一个人做梦,始终还是梦,但当我们大家一起做这个梦时,就会美梦成真了!当时,这种感动萦绕着我,可能我平时总想着为教会做事,而忽略了祈祷和团体的共融,更忽略了天主的力量。
教宗指出,大圣若瑟「承担起耶稣合法父亲的职责,使之接在叶瑟的树干上,与对达味的许诺相连结」(参阅:撒下七12;编上十七11)。事实上,基督是「正义的苗芽」,是「以色列希望的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