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林枢机在讲道中谈论了已故教宗训导的一大重点:慈悲。枢机表示,慈悲启发了先教宗“密集的使徒工作”。他“急切地宣讲天父的慈悲,与众人分享这慈悲。这是他宗座牧职的规划”。
梵二会议《教友传教法令》的导言,一开始就指出今日世界中,教友使徒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首先,因为人口愈多,问题也愈复杂,因此需要教友以基督的身份参与并面对世界种种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是神职界和修会人士无法进入的领域
其次,也许是更困难的任务,是医治受神职主义感染的神职人员。这神职主义已在基督的奥体中变得腐化。或许,唯一可治愈教会的方法,就是司铎人数的减少。然后,我们必须希望,他们不会被机械人取代。
十岁时哥白尼父亲去世,由担任神职的舅舅卢卡斯(LucasWatzeirode)抚养。几年后,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读了四年书,学习了包括天文学在内的几门课程,毕业后成了神父。
仆人式的领导方式、神职人员合作的领导方式、神职人员的聆听与技能、神职人员的自身照顾与授权、建立团体的技能、朝圣者的旅程等13门课程,在课堂上教授们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讲解并引用一系列生动的教会案例,为学员们解析领导力、神职
其次,传统牧灵侧重于神职的权威。在堂区,司铎是做一切事的人,主导一切。信友们完全被动地服从,相信——传教是神父的事。这种神职垄断、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会导致福传的危机。
封新卯主教代替宣读1986年9月21日在东京的一次讲道中,已故白柳诚一总主教(后任枢机)对日本昔日所制造的悲剧,向来自亚洲各国的天主教主教们恳求天主和亚太弟兄们的宽恕,并表示反省之意。
约于数个月前,他已使许多人相信他堪当已故的学者枢机瓦尔基.维塔瓦蒂尔(VarkeyVithayathil)的继任人。 候任枢机阿伦谢里四五年生于喀拉拉邦,父亲是农民,家里有十个孩子。
台南教区于昨天(九月二日)下午为已故的荣休主教成世光举行殡葬弥撒。与前一天出殡的单国玺枢机一样,他也交代了葬礼要简单,并为自己写好了挽联。 成主教于八月廿三日凌晨安息主怀,享年九十七岁。
11月2日晚18:00教宗将前往梵蒂冈岩洞为已故先教宗们祈祷,第二天11月3日上午11:30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为本年度安息主怀的枢机和主教们主持追思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