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督徒应对即将降临世界审判生与死的耶稣基督发誓,永远拒绝履行下述事项:一、战争、歧视、破坏文化等不尊重与天主意旨一致的人类真正利益,以及破坏个人与社会乃至宇宙之间和谐相处的一切行为。
他在那个被称为骷髅之地的加尔瓦略山上;在那个被称为耻辱标志的十字架上;在那个被侮辱和伤害的审判台上。
面对受邀跨过的圣门,我们蒙召做慈悲的工具,并意识到我们将因此而受到审判。受过洗的人明白自己肩负着一项更为重大的使命,因为对基督的信仰把我们带上了一条持续一生的道路,即慈悲如同天父的道路。
天主的审判是这样的:我不要你死,而是要你生活。天主不把我们的罪死死地套在我们身上,不将我们与我们所行的恶等同视之。我们有一个名字,天主不把我们所犯的罪与我们的名字之间划上等号。
然而,耶稣表明祂是天父慈悲的具体工具,祂来为带给众人慰藉和救恩,并以这种方式彰显天主的审判。耶稣传达给我们的讯息十分明确:天主打发祂的圣子来到世界上不是为惩罚罪人,也不是为消灭恶人。
作为侵害者,或者不认识主耶稣,或者早已忘记了主耶稣彼此相爱的命令,连世俗道德也抛弃了,这样的现象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也难以逃脱天主公义的审判。
例如:亚纳斯和盖法作大司祭时,他们审判耶稣。司祭长和长老决定杀害拉匝禄。还有,犹达斯也去找亚纳斯和盖法谈判出卖耶稣的条件。这是利用法律对子民使用强权和专横的一种状况。
性侵者只害怕自己被发现,却不畏惧天主或祂的审判。奉献生活者的罪行又因不忠和耻辱而进一步堕落,损毁教会的面容,削弱了她的信誉。教宗强调,教会将履行一切所需,不顾情面地将任何犯下这罪行的人交给司法部门。
耶稣并不劝人改教,祂无意播种对天主审判临头的恐惧,或对所犯罪行的内疚感,而是带来救恩的好消息。
将临期所生活的正是这双重的远景,它既缅怀天主子生于童贞玛利亚的第一次来临,又期待他在光荣中再度降临,为审判生者与死者,就如我们在‘信经’中所诵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