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硬粗糙的石板山路上,毫无衬垫,毫无倚靠,而大家真情实意地跪了下去俯伏在地,追忆耶稣受难事迹。到了山巅大殿举行弥撒圣祭,因为我还不是个教友,别人领受主的圣体,而我两手交叉在胸前接受神父的降福。
信友一般从信仰的角度理解,其答案多是:世人当效法耶稣承行主命;纪念;耶稣上加尔瓦略山;纪念(或悼念)耶稣受难;纪念耶稣的苦难与荣光等;也有部分信友从道德和心理层面进行理解,主要认为是祈求平安、许愿、求恩典
教宗于5月25日上午从罗马出发,28日深夜回到罗马,前后共4天,先后访问了首都华沙,最重要的圣母朝圣地耶斯纳古拉,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家乡瓦多维采,年青时经常去朝圣的卡尔瓦里亚耶稣受难和忧苦圣母朝圣地,
我主耶稣受难前夕,建立圣体大祭于人间,当时谆谆告诫门徒“……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宗徒把圣体奥迹代代流传至今,迄于永世。99年底,应香港至亲之邀,偕老伴赴港同他们一起欢度春节,前后经一个多月。
1997年于山庄入口,傍山塑纪念耶稣受难史迹的十六处苦路像。第一处为山园祈祷,第十六处为光荣复活,自门口,到慈云楼前转经天阶直达山庄的金龟岩后。
山庄入口处左面从入口至山顶傍山而塑如真人一般高大的耶稣受难史迹的十六处苦路像。第一处为耶稣山园祈祷,第十六处为耶稣光荣复活。塑像栩栩如生,凄楚动人。
在复活节守夜时,耶稣受难像将被花完全覆盖。这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唤醒为他人祈祷的想法,关怀他人。
教宗进一步说:“耶稣在受难中,好像变成了癞病人一样,他因我们的罪过而成为不洁净的人,远离了天主。他是为了爱而做了这一切,为替我们挣得修好,宽恕与得救。
礼仪中,耶稣受难的情景再现让人们如临其境,许多教友都流下了感动、感恩的泪水。主教讲道中提醒教友要“常常效仿耶稣勇敢地背负十字架的精神,肩负起基督大爱的传递使命,真正成为世上的盐、地上的光。”
“嗯,爸爸和叔叔们啊,正在拍耶稣受难的戏呢?”父亲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脸蛋说。“哦,我知道了!爸爸,你和叔叔们每天背十字架从咱家门口经过,是不是扮演耶稣背十字架啊?”儿子激动地说,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