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说明,撒罗满王要求一颗「顺服的心」,是为了领导一个国家,以色列,那是天主为向世界显示祂的救恩计划所特选的民族。
圣经中,天主诸多名号之一是以色列的圣者(如列下19:22;咏71:22;78:41;89:19;依1:4;5:19,24;41:14,16,20;耶50:29;51:3)。
位于今以色列白冷(伯利恒)圣诞教堂内的白冷之星上用拉丁文镶刻着: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
耶稣引用了先知厄里亚和厄里叟在非以色列人身上行的两个奇迹,以显示以色列以外的人有时拥有更大的信德,这时耶稣的本乡人作出了一致的反应:所有人都起身将祂赶出城外,甚至要把祂从山崖推下去。
今天本台也访问了罗马圣保禄大殿总铎安德肋•科尔代罗•兰匝•蒙泰泽莫洛枢机主教,他是圣座和以色列建交的谈判者,在1994年双方建交后,担任圣座第一任驻以色列大使。
当天第一篇读经选读的《撒慕尔纪上》记述,上主废弃撒乌耳王,因为他心灵封闭,不听从上主的命令;於是上主重新选立少年达味为以色列王。
天主用这句话安慰流亡巴比伦的以色列子民,给他们指出一条返回故土的道路。对当时的以色列子民而言,安慰正是能够走上天主指引的道路,不但能返回祖国,也能回到天主身旁,恢复希望和微笑。
(出3:6)这位天主打发梅瑟回到埃及去,引领以色列人民从这个国家出来到预许的地方去。梅瑟受天主派遣,要法郎让以色列人离去。但是在梅瑟时代,人们相信许多的神。
纳塔乃耳将自己的生命托给耶稣和他的召叫,在耶稣面前作出明澈清楚的信仰宣认:“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若1,49)。
教宗讲到这个最早的门徒团体大概是由120位弟兄姐妹组成的,其中的数字12象征著以色列民12支派,也是教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