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广播节目的讨论中,有人分析,为什么选择“宽容”的学生最少,因为宽容的对立面是“自私、小气”,而自私小气是普遍存在的人类弱点。
这几天我正在阅读一本小册子,书名是《生来就为了爱》(《Createdforlove》)。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放弃了律师的高薪,心甘情愿地到各地去宣扬主的福音。
就像梅瑟、圣保禄和洗者若翰那样,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天主。这是今天清晨的弥撒圣祭中,教宗方济各这样讲解了读经中年迈的保禄宗徒给弟茂德信一段。其中,保禄谈到了离他而去的、那些反抗他的宣讲并造成损失的。
叶凤爱是河北沧州(献县)教区吴桥堂区的一位女教友,她今年47岁,1987年领洗,圣名路济亚。领洗时除她以外,她所在的铁城镇姜庄没有一个教友。
一个基督式的人际交流是困难的,因为这样的交流不以自身的需求为目的。正如基督道成肉身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一样,作为一个基督信仰者走入人群之中与人们发生交流也不应该是自己的意思。
我们的希望建立在不可动摇的磐石,即天主的爱上。透过耶稣,我们的主,天主把这爱启示给我们,并赏赐给我们。让我们记住圣保禄宗徒安慰的话:《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迫害吗?是困苦吗?
它们是爱的回忆,帮助我们记忆真切:愿我们的记忆真挚恳切。这些在医院里的回忆是多么重要!它们能给病患的一天带来意义。一句友爱的话、一个微笑、一个轻抚脸庞的举动:这些都是医治内心的回忆,有益心灵。
病恹恹的思爱疲惫地蜷缩在对面的沙发上。看着她那张充满痛苦的脸,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沉,“思爱姐,你要注意身体呀,不要总是去想生活中那些不顺心的事。乐观一点,这样对你的健康才有好处。”“我怎么开心哪?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8月9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表示,我们或许也能亲眼目睹一件神迹,然而内心若不向天主的爱开放,信德依旧不会开花结果。
主耶稣召叫的整个经验出自天主的慈悲大爱。因此,我们要帮助青年体验到慈悲大爱是怎样的:即天主爱我,拣选了我这个人,呼唤我的名字;这并非因为我有功劳,而是天主这麽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