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便是向天父奉献我们的贫穷,而为我们赢得他无限的慈爱——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的财富。我们应该如耶稣一般去爱他人的贫穷。我们要学他那富有怜悯而仁爱的眼光来看别人。
某某,请你好好想一想,即使你绞尽脑汁,不停地劳苦工作,发了财,成了富翁;但却无暇救灵,那么你所有的财富,究竟为你有什么益处呢?你死的时候,将空手而去,除了罪恶你什么也带不走。
在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如财富、权力、名誉的追逐时,望德提醒着我们尘世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唯有天主那里才有永恒的福分。
就是在神父们中间,常常谈论的,也不是灵魂的得救、福传的成果,却是我们教区(修会)的收入,或者某人的高档汽车和财富等等。如果德肋撒姆姆没有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会有那么多的人称扬她吗?
甚至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而忘记了自己“做人的目的”,整日劳作,不会休息,最后也伤害了自己和他人。天主的诫命却要求人在“安息日”这一天回归天主,学习在身体上和灵魂上休息调整。
答:雅各伯听见拉班的儿子们说他“夺取了我们父亲的一切”,认为自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积累财富的,这让他感到不安。此外,他也察觉到拉班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像之前那样友善。2.上主对雅各伯说了什么?
在德日进撰写《在世界祭台上的弥撒》的这个地方,有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文化」杂志的年轻知识份子,阅读和讨论《在世界祭台上的弥撒》及《人的现象》的摘录。
我也祝祷在许多牺牲、破坏和不稳定之后,一个民主、开放、与各宗教各文化进行对话的黎巴嫩能够幸存并进步。我呼吁掌握伊拉克命运的人士使血染这个国家的残酷暴力停止,并保障每位国民得享正常的生活。
特别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对人的生命层面有深邃影响的事(道德、知识、宗教、关系、情爱、文化),在这层面上,人的良知正面临危急关头,我们必须强调并非每件在科技上可能的事,在伦理上也获得许可。
七十七岁的教宗曾经历阿根廷多年的暴力和军事独裁,致使他大力投入推动「相遇的文化」和「对话」,并拒绝「对抗」的思维。他会在新年之始于圣伯多禄大殿主持世界和平日的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