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过来与耶稣相会,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作什么?”(17节)耶稣敦促他要变卖一切而跟随他。但那个人面带愁容,后来忧郁地走了——经文说——“因为他拥有很多产业”(23节)。
投保险只能得到一些毛票票,而信耶稣,投靠耶稣,抛却尘世的追求,却可得到永恒的生命。你说哪个是真正的平安保险啊?卢:您说得我头都大了,什么永恒的生命?难道信耶稣的人就不死啦?
为此我一直持反对意见:玛利亚·玛达肋纳也是一位在救恩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人:她不仅在十字苦路上、也在耶稣进入坟墓以及复活时,在耶稣身边。
当天的福音取自《路加福音》,记载一位法利塞人请耶稣到他家里吃饭,但这位法利塞人对耶稣饭前不洗手感到惊讶。耶稣则痛斥那种完全集中在履行法律条文的安全感。
(玛11:30)他从中理解到只有耶稣那里才是自己的家。
原来是耶稣和老虎在说话呢。老虎向耶稣说:“主啊,我实在是有点饿了。在你身边真是不好受啊。一点好吃的都找不到。我想吃肉了。”耶稣说,“唉,这也难怪。你是受委屈了。这里没肉给你吃。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0日上午在梵蒂冈枢密会议厅接见了耶稣五伤会出席修会大会的会士们。教宗勉励他们以温良和喜乐的态度来宣讲福音,让天主圣言的火焰重新在你们和你们团体内燃烧。
耶稣运用了几个简短比喻,为门徒指出「应走的道路,好能有智慧地生活」(参阅:路六39-45)。耶稣问道:「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39节)教宗解释说:「耶稣意在强调,领路的人不能昏聩糊涂,却要耳聪目明。
当天福音记述耶稣与尼苛德摩的对话。耶稣告诉尼苛德摩,人除非由上而生,不能见到天主的国。教宗以尼苛德摩的提问,这事怎样能成就呢?展开其弥撒讲道。教宗表示,这也是我们都会提出的问题。
福音内容的背景是耶稣召税吏玛窦为宗徒,但这段福音最主要的意义却是天主喜欢仁爱胜过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