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教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认真感受,陪伴学生去实践,这三种语言要同工协作;孩子们要思考他们的感觉和行动,感受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践他们的思想和感觉。
教宗指明,此处论及的不是幽灵,而是检验二字,看看我内心动态:我现在的感受从何处来,其根源是什麽?这就是考验那些神的意思,为检验我的感受是出於天主呢,还是出自别处,出於反基督。
关於第三个要素具有想象力,教宗指出,教会和世界如今正处於分辨时期,而分辨能力总是藉着上主的临在才得以实现,我们应观看徵兆、仔细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和人的感受,尤其是穷人的感受。
教宗因而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无家可归者、孤独的孩童乞讨时,我们内心有何感受呢?‘可是,这些人是某个民族的,他们爱偷东西’。我於是继续往前走,我是这样做的吗?
一进村,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教堂高高的钟楼上高音喇叭正播放着熟悉的圣歌:圣女德肋撒,耶稣的小花,降玫瑰花雨,滋润我心田,圣女德肋撒。
记得是一位老仆人把一本《圣经》放在我的床头的……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歌就是《圣咏》23篇,但,那时《圣经》中最吸引我的经卷是《约伯传》,因为约伯的一系列感受引起了我的共鸣。
用自己的一颗心感受另一颗心的时刻,你会通过那颗心感受这个世界,拥有这个世界,这时刻,无论你是否存在于这个世界,你总是富有的。
在奔驰的客车上,教友们怀着渴慕天主的心情,互相分享着由衷的喜乐,共同感受主的恩宠。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吧。这是一次传递爱的朝圣,这是一次与主和圣母相见的朝圣,这是一次承行天主旨意的朝圣……
那时我还在备修院读高中,有一年五月份修院组织大山春游,在紧张的学习中能有一次春游是我们做梦也想的,一路上我的思绪漫天飞舞,满目是遍野的绿意,感受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青春的心澎湃激荡,再一次的零距离的感受春天
但印度德肋撒修女以她在爱中行走的感受认为:“我渴”是主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一声需要爱的呼喊。因此,每一个基督徒必须时刻倾听这个世界正在高喊“我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