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脚到山顶的曲折小路上有14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稣受难浮雕,还有3座圣亭和一个中堂,逐级向上的苦路把苦路亭、圣亭、中堂及山顶教堂联成一体。
深夜里,我常常一个人跪在厨房,面对耶稣苦像哭诉:“主,我的心情太郁闷了,刚刚平静的生活又乱了套,我自己的苦杯就够难咽的了,哪曾想又端起一个更大的苦杯,我真的好苦啊!”
之后大家开始拜苦路,每到一处,全体教友跪下,公诵苦路经,默想耶稣的受苦受难,感谢耶稣的救赎大恩。
当我在洞儿沟七苦山拜苦路时、当我跪在板寺山圣母脚下祈祷时、当我站在十二位宗徒的塑像前默念圣徒为主光荣致命可歌可泣的事迹时、当我朝拜致命圣人圣女的墓地而感慨万千时,感情的闸门打开了,我跪在圣母前痛哭了好久
圣周五—耶稣受难日南岗子天主堂下午15:00由本堂神父带领拜苦路,以十四处苦路重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今天的福音中我们再一次恭听了耶稣基督的受难始末。
信德网讯1月3日上午,温州教区瓯海堂区金堡天主堂星火朝圣地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整个礼仪分为四部分:忆当年之旅、星火朝圣地庆祝会、祝圣和拜苦路、谢恩弥撒,礼仪由温州教区朱维方主教主持,并举行了剪彩仪式,瓯海堂区本堂刘幸神父
一路有14处苦路雕塑圣像,人身处此景有和天主零距离接触的感觉。回到胡庄教堂吃了教堂提供的早餐,教友们献仪购圣物。起身前往安庄朝拜圣若瑟新教堂。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天气风云变化,四季冷暖不均,使人深感其苦,幼时无知之苦,即长在学校受寒窗之苦,成年后奔波之苦,步入老年以后又是无休无止的病苦......天下没有没苦的人,人人没有没苦的时候,因此,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是行不通的
“四旬期”指逾越节(复活节)前的四十天准备期,在此时期内,基督徒特别祈祷、克苦、作补赎,尤其守斋,故此旧名称又叫“封斋期”。
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患难开明人心,痛苦使人更看重自己的人生,而更有崇高的追求。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