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6月17日,教宗良十三世下谕成立南圻代牧区,委托荷兰方济各会圣高歌省会负责。艾定禄(MartinusPoell)神父为首任代牧主教,教区成立时有荷兰籍传教士十人,国籍(潞安人)传教士三人。
(若14:6)《读者》2013年17期在心里点一盏小灯文中说:十来年时间,我亲眼看着母亲所在的乡村教堂由十余间平房,百十来个信徒,发展到信徒数以千计,并建成一座拥有千人席位的大教堂。
本主日的福音记述耶稣叮嘱门徒们不要害怕那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人(玛十26-33)。耶稣三次勉励门徒们你们不要害怕,因为祂教导他们,要他们做好准备去面对日後的考验和迫害。
1731年,教宗格莱孟十二世正式确定十四处苦路和对苦路的敬礼方式。现在几乎所有的天主堂都挂有14幅苦路像。
提到第二个行动纲领「陪伴与祈祷」,教宗指出,一个人若不在天主内扎根(参阅:路十38-42),却只是汲汲营营于有关天主的众多事务,他早晚会在旅途中失去天主。
当天选读的福音是有关十童女的比喻(玛廿五1-1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说,十童女受邀参与天主的盛宴,她们所经历的事也有可能在每位基督徒身上发生。
2000年,在房兴耀主教的带领下,大型露天十四处浮雕重新建成。2002年教区筹资30多万元修复百年耶稣君王天主堂。
这十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雨,也见证了无数成长。这十年来,堂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坚持以爱心服务社会的信仰核心,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1点,教宗良十四世在大殿内带领默想,这是他第一次与世界各地的修生会面。傍晚6点,按照语言小组划分,不同主教在罗马市中心的10个圣堂主持弥撒,以结束属于修生的禧年活动。
抗战开始时,当时的于斌主教得到教宗庇护十一世的降福,使他能发挥极大的宗教热忱,顺利地在全球开展救助难民的工作,努力完成救国救民大业直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