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只会祈祷的卑微会士。我会为你祈祷。这就是本质,在庇护神父身上凝结了祈祷和爱德这两个方面。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从早到晚祈祷,总是留在告解亭内。
耶稣会士帕尼(GiancarloPani)神父在《公教文明》期刊中指出,教宗此行等同于教会认可这位实践福音劝谕的主教,他为弱小者奉献了一生。25年前,贝罗主教因罹患肿瘤,仅仅58岁就英年早逝。
额我略大学讲师罗木兰博士在座谈会上分享了题为思高《圣经》出版50年,中国大陆天主教接受、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信德文化研究所张士江神父就思高《圣经》50年的出版发行历程、思高《圣经》研究现状作了演讲。
画展除了展出董兰芝女士的画作外,还有道明会士谢恩鸿神父的作品。谢神父原籍西班牙,曾于台湾及香港服务近20年,近年培养画圣像画的兴趣。本身是位圣经学者的谢神父,将圣经的内容写在画作上。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全球祈祷网络(国际祈祷福传会)主任,耶稣会士傅德立(FredéricFornos)神父1月3日晋见了教宗方济各,与教宗一起选择了2020年全年的祈祷意向。
在基督教入华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是修院的创立极大促进了澳门科技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发展,如对航海教育的重视即是澳门科技教育的重要开端,三是修院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双语精英,如江沙维神父(1781-1841)、葡人汉学家玛吉士(
1640年,偕同21名耶稣会士渡海东航,8年后从印度来到中国,主要在浙江杭州、兰溪、分水等地活动,又在南京、北京、山西等地留下了足迹,对中国山川地理、人物掌故详熟于胸。
灵医会大家庭涵盖男女会士、在俗奉献生活者,以及平信徒。教宗指出,他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独特的圣召,在不同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中领受这神恩,并加以诠释和落实」。
回忆往昔岁月,作为信德的一员,当年曾受张士江神父委托,为“信德”的发展尽过绵薄之力,为之培土浇水,并亲眼见证了她的成长之路,且受到教益。
那些一度接受传教士的地区,如今教会大部分的司铎和会士却从那里诞生。这令人由衷感谢许多作了巨大牺牲、在那些地区撒播福音种子的传教士;同时,这也是教会和各修会共融及培育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