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办动机主母修女会的武永波修女在她近80岁高龄时被一些因父母抛弃的残疾孩子触动了心弦,她说:生命是来自天主的一份礼物,每一个生命都要珍惜和尊重。
在那时,犹太人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象征着天主与人之间的障碍被一次永远地清除了。中国古人也记载了这一重大的日蚀现象,与圣经上记录的时间是相同的: 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
搏斗中,穷凶极恶的歹徒掏出刀子……这位48岁的残疾教友倒在血泊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另一位村民郭峰闻讯而来,再次拦住了歹徒的去路,不幸也被扎伤住院。歹徒逃离。
面对凶残的敌人,红格尔图本堂神父易世芳和大脑包本堂神父刘成崴及新安乡乡长庞德永教友组织80多名教友子弟成立抗日自卫队与傅作义派来的守军共同抗敌。教友还自制土炮数门,装满火药铁砂严阵以待。
全心信赖耶稣,依靠圣母,我体会到了“永保平安”。我还开玩笑地说:“你不会牺牲的,圣母还有任务给你呢!回到巴黎后,你一定带我们去圣母显灵圣牌圣堂去拜见圣母。”桥桥笑了。
我们牢记主耶稣的话语: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们内,便没有生命;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
随后,他于1992年9月开始在方济各住院会度修道生活,1998年9月20日发永愿。取得神学学士学位后,他在佛罗伦萨取得神学人类学硕士学位。
(《若望福音》3章16节)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因为我从天降下,不是为执行我的旨意,而是为执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
教会开始在佘山购地造房,并在山顶建一六角亭供奉圣母像,此像为中国修士三访巴黎“德胜之佑圣母像”而绘。1894年建成山顶大殿。佘山周围的小村子原来没有教友,但数里外的张朴桥,却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会口。
目睹此严重灾情,高一志神父不忘以救贫济困,救死扶伤为已责,他留下方德望神父与陆有基修士在绛州负责教务,他自己则四处奔波,冒着被拦路抢劫甚至被杀害的危险,尽力救助难民,并为病重垂危的人及时付洗,以拯救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