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年(清雍正六年),耶稣会士在澳门创立圣若瑟修院,并于1785年建造圣若瑟修院圣堂。
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士江神父在开幕辞中强调:“举办研讨会,目的就是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会对移民问题的重视,积极探索应对之策。”他邀请与会者就“中国城镇化的不可转性”及其衍生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正是这些会士们,看到斯德望的深厚宗教情操和高尚的品格,指引他加入慈幼会。 问:斯德望是如何看他的慈幼会经验的? 答:斯德望被鲍思高神父的形象所吸引,非常欣赏他那种极力教育青年的教学和牧灵方法。
在这层意义上,教宗是十足的耶稣会士,因为耶稣会的格言是:愈显主荣。天主的光荣无穷尽,祂的惊讶也没有终结。
北方进德主任张士江神父在讲话中,强调了该服务中心“笃行仁爱,践行信仰”的宗旨、服务模式和服务范畴。
不过我还是很愿意代表人大的同事们向本次会议的真正推动者表示感谢,蔡惠民神父、张士江神父和李平晔局长都为会议付出了心血,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个连续多年的论坛是难以想象的。
教宗指出,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对中国也有同样的景仰,「他与这伟大的文化、这古老的智慧对话,并且与之相遇」。「利玛窦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与中国对话,因为中国是智慧和历史的结晶,中华大地饱享诸多恩佑。」
西安南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是由意大利籍会士陕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兰溪(山陕教区分治前)于1716—1727年间,派意大利籍传教士马戴弟主持西安教务时,在城内土地庙什字购地筑院建堂的
奶奶死后,爷爷将大部分家产献给了教会,辞去本村会长职务,到洞儿沟方济会作了助理会士,一生走遍全省传播福音,劝化教友无数。后来任方济会的财长直到解放前夕去世,方济会特别为他树碑立传,激励后人。
这位枢机还指出,本身是西班牙耶稣会士的拉达里亚.费雷尔(LuisLadaria)总主教,在信理部曾经担任他的秘书长,「他跟我有相同见解,对遭罢黜这事实在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