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今天,当我们放眼世界,质疑世界怎么会变得如此多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并开始对一切产生疑惑时,只要看看许多婴儿与成年人之间,因为感情的疏离,造成日后沟通与联系上的障碍
教宗首先谈到洗者若翰说,他从未背叛过自己的圣召,意识到自己的本分只是宣讲默西亚的到来,明认自己只是声音,因为圣言是另一位。最终,若翰如同上主一样,以殉道结束生命。
通谕不仅以圣方济各的思想为标题,也以他的默观祈祷为行动依据。我们希望留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一个怎样的世界?生命的意义和目标是什麽?这是通谕提出的核心问题。
逾越人生困难,摆脱罪恶羁绊,笃信和追随基督,因为万民都要藉着他的光行走(默21:24),因此能胜利实现终极目标。
教宗说: 「四部福音都给予洗者若翰崇高的地位,这位结束旧约时代,开启新约时代的先知,他指出纳匝肋人耶稣乃是默西亚,是上主所傅油的人。事实上,正是耶稣如此谈论洗者若翰的。
金主教亲切接见我们并讲到,梵二会议一直在说,现在是教友的时代,要发挥教友的作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水平,鼓励他们研究神学融汇贯通,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讲解教理、神学,深入浅出,使广大教友听懂接受,消化教理的精髓、天主的默示
接着,教宗也向身为父母亲的要理教员们说了几句话,表面看来他们繁重的家务好似与默观生活并不相容。可是教宗说:我知道这种生活为你们不容易,尤其为已婚和有子女的人来说,找出一段安静时间实在困难。
创世纪十八章记载圣祖亚巴郎在玛默勒橡树林里,诚心诚意接待了三位过客,却在无意中接待了上主的故事,正好说明了一个基督徒应有的心态。圣经上说:“你们便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
因此,我们愿意全面深入祈祷和默观生活。问: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为亚细西举行的祈祷聚会发表的讯息中提到圣方济各皈依8百周年,强调了他对彻底贫穷的选择。今日如何为这个选择作证?
那一次去看牙医,因为人多,大夫让我等一会儿,我一看那诊所的沙发不错,于是乎默观起来,不想竟陶醉其中,忘了时间,大夫因为忙也忘了我,直到中午下班了,大夫走过来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声:对不起啊,我把你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