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谦和的态度和博爱的精神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并建立了友谊。在这段时间我们早出晚归即使是节假日也要在学校陪伴学生们,鼓励他们面对和接纳现实,早日走出身体残疾的阴影,重建自己的人生观并提升生命价值。
教宗继续说,圣座工作人员的职业活动构成了一种“以福音精神精心培养的圣召,把这一圣召当作走向成圣的具体途径。”
梵蒂冈电台记者在这个机会上访问了几名意大利青年,以下是他们的见证:答:能够结合泰泽的精神和分享到你们城市的接待和喜乐是极大的喜悦。这是一件巨大的事,使我对未来充满希望。问:你对这次聚会有什么期待?
今天我们看到母亲和孩子流浪街头、失去工作的人、在经济上撑不到月底的家庭,但是也有“精神”贫穷的其它形式。破碎的家庭、无法单独再走下去的夫妻:那么这也成了一种新的爱德方式,即接近他们,与他们同行。
2月13日下午,由侯应荣神父主持,会长们积极踊跃地分享了他们的避静感言,大家认真地反省了自己在信仰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圣言是信仰生活的指明灯、方向盘,圣体是精神的食粮、永生的保证,作为一个教友每天只颂念本分经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是方济各的精神和理想仍然在艰难的处境中发扬光大的象征。接下来的几年里,又先后恢复和新建了多座嘉布遣会院,并将嘉布遣会士的足迹拓展到了乌克兰东部地区。
讲道中,简短地回顾了圣若望•鲍思高神父学校的学生、在青年主保的教导中逐渐得到圣化的圣道明•沙维豪的生平事迹以及精神。
最后,教宗表示,“愿我们这一生活着不同文化与宗教信仰的人们的团体在追随他的榜样的同时,能够不断汲取相互接纳和尊重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救死扶伤的行为也符合主耶稣救赎、博爱的精神。很多人都认为医疗传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然而,在久远的唐代,来华的景教传教士就开始了医疗传教工作,而秦鸣鹤则是他们当中著名的一员。
教宗引用当天所读的路加福音有关圣母探访表姐依撒伯尔的记载,强调了圣母的传教精神是整个教会的楷模,教宗说,圣母玛利亚“受召在各处不断宣扬福音,在每一个文化中将信德传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