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人进了一步,“发芽”了,也就是说信仰在他心中生了根,只是不能经受起世俗及动荡的考验而最后放弃了天主的“道”;第三类人是“上等”人,“有的落在好地里,就长大成熟,结了果实,有的结三十倍,有的六十倍,
只求祢答应我,在我走出每一步时都有祢的临在。”我们应祈求上主,不要让我们孤独无助,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和凶恶,这是《天主经》结尾的一句祈祷文,是耶稣教导我们的祈祷。
全球各地的年轻修女已来到总院(纽约),以便对会议有所了解,并且,彼此之间也可进一步熟悉。老修女则忙于各种特殊的研讨工作坊,分析因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所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当今修道生活的复杂状况。
他补充说,“教会今天不能在不承担这场危机的情况下,向前迈出一步”,因为“鸵鸟政策没有前途,危机必须由我们的复活信仰承担。社会学和心理学是无用的”。
说来容易,但真正迈出最后一步去修道是很困难的事。在巴西的贫困地区找到工作的机会特别稀缺,去修道必须得辞去稳定而有前途的工作。
教宗方济各进一步称之为“新郎给祂新娘的一封信”。教宗最后祈求圣神“助佑我们在人生的具体处境中领会天主的这份圣爱”。(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王神父在讲道中进一步向教友们讲了两位圣人的事迹: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是首位前往监狱探望囚犯的教宗,发表《和平于世》通谕,召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中所立的不朽功勋。
梵蒂冈电台台长说:「因着我们的服务,宣讲上主的工作更向前迈出了一步。」
梵蒂冈电台台长说:「因着我们的服务,宣讲上主的工作更向前迈出了一步。」
我们祝愿从这对教会论的对话中,双方能进一步接近。教会是藉着耶稣基督赐予我们的救恩标记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