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新冠何时结束?
2021-11-15

那时,我真的病了,几乎无法走到救护车前,送去医院时,我只能在远处孤独地向家人挥手告别。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感受可谓五花八门,不耐烦和绝望,只有用电子设备来缓解无聊。

我的未婚妻和她的“遗嘱”
2021-11-26

我用失去布雷的痛苦泪水写下了我的十字架福音,每一页都流露出孤独、心碎、怀疑、困惑和焦虑。每一次痛苦都使我的灵魂得以净化。我和布雷最后的一次谈话是关于我们的生活与三年前相遇后有多么不同。

教宗三钟经:把信仰转化为具体举动
2021-12-14

比如,我可以给那个孤独的人打电话、探望那位年长者或病患、为贫困者和有需要者服务做些事情。再来就是,我或许需要请求宽恕、一个情况需要澄清,一个债务需要偿还。

奥莱特枢机:2024年在梵蒂冈召开大会探讨各种圣召之美
2023-10-09

我们对世俗化社会的共同经验是孤独、个人主义、过度消费主义、多重成瘾、自杀等等。这些现象的根源都在于家庭的衰落、缺乏参照点、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教育、冷漠的全球化以及希望的危机。”

人的一生
2006-12-19

人生一世,为什么无论大富大贵的人,还是贫穷疾病的人仰或平凡普通的人,其内心都会被无以名状的孤独和不安所困扰,人心灵的归属、归宿究竟在那里?

我儿子的“父亲”
2008-07-24

因为他是我的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从两岁起就没有了父亲,他的生命好孤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个男性角色的学习对象。

上天报偿亦有时
2008-08-14

前几年,阿姨的老伴儿也先她而去了,可想而知,阿姨的生活会多么孤独

教宗访罗马市政府:愿该城在禧年期间慷慨好客、亲切宜居
2024-06-12

教宗指出,罗马富含普世精神,“为仁爱效劳,慷慨好客、亲切友善,款待朝圣者、游客、移民,以及处境十分艰难的人:极度贫困者、孤独之人、病患、服刑人和被排斥者,都应该是这一精神最忠实的见证人”。

教宗方济各2024年2月11日主日三钟经讲话:话少讲,而做具体的事情
2024-02-19

再具体点来说,我最后一次去探望一个孤独的人或病人是在什么时候——每个人在心里回答——或者我最后一次为符合那曾要求我帮助者的需要而改变我的计划是什么时候?

一名医生的见证
2017-04-10

我永远记得在火葬场,母亲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的那个瞬间,我所体会到的绝望和刻骨铭心的孤独。父亲的坏脾气与童年丧母的经历造成了我从小的自闭症倾向。